首页 > 杂志精选 > 正文
多晶硅颓势难挡
发布时间:2013-02-28     来源: 《光伏产业观察》杂志
本文摘要:随着光伏行业上市公司2012年度业绩预告的陆续发布,整个光伏行业的经营困境暴露无遗。东方日升、向日葵亏损超亿元,超日太阳业绩大变脸
 

  我国从2006年起上马的1500吨以下小产能多晶硅企业约占半数以上。由于蜂拥而上饥不择食,造成在设备配置、引进工艺技术等方面存在很多无法改变的缺陷。在设备选型配置上,受当时制造技术的限制,2006年~2010年大部分小产能多晶硅生产企业采用9对、12对、18对棒还原炉,存在着炉型小、产能低、能耗特别高的问题,根本无法与现行36对棒还原炉相比,其中电耗上相差50%。生产流程中占据重要环节的氢化转换技术,现行冷氢化技术比原来的热氢化,电耗省30%左右,转化率高8%~10%。所以目前国内小产能多晶硅企业普遍存在着设备投资成本高、建设成本高、综合能耗高、产能低、制成率低的“三高二低”生产特点。虽然生产工艺同样采用改良西门子法,但工艺技术未能得到优化,造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先天不足,很难再有立足之地。

  目前国内小产能多晶硅生产企业,多晶硅综合成本约50美元/千克,目前国际多晶硅市场价格已降到17美元/千克,与生产成本相比严重产销倒挂。

  小产能多晶硅企业面临企业规模较小,产能释放能力不强,成本难以下降的多重压力,在无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持续经营能力的情况下,已无继续生存发展之可能,甚至只能走清算重组、或破产的道路。

  业绩“毒瘤”

  1月29日,上市公司江苏阳光集团发布公告表示,受多晶硅业务亏损及控股子公司宁夏阳光硅业生产成本严重倒挂、资不抵债的影响,江苏阳光2012年遭遇上市以来首次亏损。而且,由于宁夏阳光亏损局面将长期存在,已向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宁夏阳光破产清算。

  “破产并不意外。”一位多晶硅企业高管表示,“宁夏阳光只是给江苏阳光下属的电池及组件企业海润光伏供货,但量不稳定,成本也高达30美元/千克以上”,在目前多晶硅价格落至12~15美元/千克的低点时,宁夏阳光“无力与大厂竞争”。

  据了解,这家继浙江协成硅业有限公司之后,我国第二家宣布破产的多晶硅企业成立于2006年7月,分别由宁夏阳光、中色宁夏东方集团、宁夏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65%、25%和10%。2008年,一期1500吨/年项目投产,累计投资17.8亿元;2009年计划启动二期3000吨生产线建设。但是多晶硅技术专家、成都恒海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恒透露,“地虽然圈了,但二期3000吨项目没有动工建设,仅有厂房孤零零地在那里。”

  “江苏阳光先前是做纺织的,没有做化工行业经验”,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导致“项目一直调试不成功”,2010年,一期项目进入生产线时多晶硅价格已经开始大幅下跌,当年造成亏损1.14亿。“到了2011年,连正常产能的20%都发挥不出来”。

  据了解,宁夏阳光一期项目累计投资的17.8亿元中,除注册资本外,均来源于向江苏阳光的借款和银行贷款。最新数据显示,宁夏阳光向江苏阳光借款逾12.74亿元,另外宁夏阳光以生产用的全部机器设备及土地、厂房作为抵押向中国进出口银行陕西省分行贷款1.2亿元,江苏阳光提供连带责任担。截至2012年12月31日,宁夏阳光账面资产总额约13.99亿元,负债总额约14.45亿元,净资产-4616万元;2012年1~12月合计亏损约2.5亿元。

  17.8亿元投资堆垒起的多晶硅大厦轰然倒塌,引来业内一片哗然。2013年1月,乐山电力、天威保变、有研硅股、孚日股份、精功科技等上市公司均发布公告,称公司业绩受多晶硅行业影响严重。业内人士分析,2012年是光伏市场挣扎求生的一年,而2013年将是倒闭和大动荡的一年,江苏阳光也不会是最后一家“刮骨去毒”的多晶硅企业,专家预测,“未来两年中国剩余的多晶硅企业不会超过10家”。

  行业并购重组将加快

  国务院高度重视多晶硅行业问题,2012年12月19日,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光伏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善加利用市场倒逼机制,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等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

  今年1月7日,国家能源局在召开的201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将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全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000万千瓦。这些举措为光伏产业带来希望的曙光,行业并购也将加快推进,预计超过1/3甚至1/2的企业将会被兼并重组。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国家就已关注到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2010年12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本着坚决抑制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目的,印发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准入条件对多晶硅建设的规模以及回收利用和环保方面都作了具体的要求。规定要求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年,半导体级多晶硅项目规模大于1000吨/年。还规定了资源回收利用及能耗的具体指标。还要求到2011年底前,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线。

  2011年12月,工信部对首批20家符合《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多晶硅入围企业进行公示,其他大部分3000吨以下企业未达到准入条件,进入被破产兼并的序列。

  2012年,多晶硅企业总产能超过38万吨,其中70%属于少数一线厂商。一线供应商即可满足所有的多晶硅需求。国内50多家二三线多晶硅厂商中大部分将在未来退出市场,或者等待并购重组。

  展望

  《新能源行业竞争情报分析及点评》指出,我国能否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需求市场不是关键,多晶硅价格暴涨一两个月也不能说明实质性问题。市场在外、技术在外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国内光伏企业的生存环境短期内不会有所改观。试图通过简单的政府发布政策就给光伏业判定美好前景的做法有失妥贴,中国光伏产业企稳回升之路“漫漫其修远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