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郝时光
7月18日下午,商务部发布年度第48号公告,正式公布对来自美国和韩国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的初裁决定。初裁认定,在调查期内,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存在倾销,中国国内多晶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公告称,从7月24日起,我国将对原产于美、韩的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征收最高为57%的进口保证金。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对此表示支持,“2012年以来,美国和韩国多晶硅企业以远低于其成本的价格向我国大量倾销多晶硅,严重影响了我国多晶硅行业的健康发展。商务部对美国和韩国多晶硅的反倾销初裁,是促进我国多晶硅行业实现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初裁裁定的倾销税率对国外多晶硅企业倾销行为影响有限,很难给国内多晶硅企业带来实质性的保护,更多的是作为光伏产业“双反”贸易战的博弈筹码。
扶一把“阿斗”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共进口多晶硅6.46多万吨,同比增长36%,其中从韩国进口2.13多万吨;从美国进口仅次于韩国,为1.74多万吨。分析人士表示,韩国OCI、美国Hemlock 等企业享受政府优惠贷款及巨额补贴,Hemlock的补贴甚至高达1.5亿美元,而他们的主要市场均是中国。
2011年下半年以来,国外多晶硅企业持续对中国多晶硅市场低价倾销,使得国内多晶硅价格持续下滑,远远低于大多数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导致近九成中国多晶硅生产企业亏损甚至停产,整个多晶硅行业陷入危局。
“对于中国光伏产业来说,我们需要的不是倾销的多晶硅产品,而是先进的生产技术。倾销只会压垮我们的企业,破坏我们的产业,却不能带来先进技术。”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表示。
2012年4月,国内四大多晶硅企业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及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向商务部反映了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的经营困境,并正式申请对美国、韩国及欧盟进行多晶硅“双反”调查。
2012年7月20日,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对原产于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调查。2012年11月1日,在欧盟正式宣布对产自中国大陆的光伏组件、关键零部件如硅片等发起反倾销调查之后,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并与上述对美、韩多晶硅产品的调查行动合并。
然而调查结果迟迟未公布,甚至几次出现“不了了之”的传闻,又几次推迟发布结果,直到7月18日终有一份初裁结果发布,“双反”调查取得实质性进展。
江苏中能硅业副总经理吕锦标表示,美国、韩国的多晶硅产品存在接受政府补贴和以低于正常价大量倾销中国的事实,极大影响了国内多晶硅行业的发展。商务部初裁维护了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将对整个国内多晶硅行业发展带来重大转变。
“国外多晶硅产品确实存在倾销,他们的销售价格低于其生产成本,对我国的多晶硅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与破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分析师谢晨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内只有4家多晶硅企业还在生产,如果国内的多晶硅企业完全垮掉,那我国的光伏产业就会完全受制于人,之后,多晶硅价格上涨几乎是必然。”
从公布的具体实施细则来看,美国企业所征税率普遍高于韩国企业。来自美国的企业中有两家将被征收53.3%和53.7%的惩罚性关税,其余所征税率均为57%。相比而言,韩国企业所征税率明显偏低,除了有两家企业的税率达到48.7%外,其他企业的所征税率为2.4%至12.3%不等。其中韩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OCI株式会社,被征收的反倾销税率为2.4%。“我们总体感觉对韩国OCI多晶硅的税率征收有点低。”一直参与国内多晶硅“双反”的江苏中能总经理吕锦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而对美国税率大大高于韩国的原因,外界议论纷纷。有业内分析师认为,OCI在此次初裁中只作为陪衬的角色,大局是韩国与中国之间现有的韩元~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将延长三年。
此次公告的出台,将对国内多晶硅价格形成良好刺激。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多晶硅价格或小幅上涨。由于成本支撑价格明显,国内多晶硅组件成本将有可能增加。Solarbuzz高级分析师称:“双反之后多晶硅价格上涨,成本会略微提高,但提高量不会很大,占整个产业比重不大。”
或是敲山震虎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去年的11月1日,中国商务部对欧盟太阳能级多晶硅“双反”调查正式立案,并与同年早几个月立案的对美韩多晶硅的“双反”合并调查。然而,作为涉及同一产品的调查对象欧盟,却在此次初裁公告中“缺席”。
商务部对美韩的多晶硅制裁终于“靴子落地”,更多的人将目光落在了此次“缺席”的大佬欧盟身上。专家认为,此次对美韩的多晶硅制裁选择的时机或是想给欧盟警示。“中国这是敲山震虎,此次是刻意回避了欧盟,想借美韩对欧盟施压。”任浩宁说。
作为欧盟的主力,德国在我国今年前五月的多晶硅进口中占了30%,我国若对欧盟多晶硅征税,除了国内企业损失惨重外,德国产业更是首当其冲。虽然这笔账,中欧是心知肚明。
广东省太阳能协会常务副会长郑乐朋等专家表示,此次对韩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对美国征收的关税是对其早先对华太阳能电池组件征收高额关税的直接回应,而当时中欧光伏谈判还在继续,欧盟的“缺席”在意料之中。
如果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取消或者大幅降低“双反”惩罚税率,那么中国对欧多晶硅“双反”也将网开一面。从后来中欧光伏站的最终谈判结果来看,敲山震虎的目的不言之明,也收到了一定成效。此前就有专家断言,“互相妥协的可能性相当大。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税率不一定会取消,但很有可能定一个比较低的最终税率,中国对欧多晶硅反倾销税率则有可能取消或很低。”
还需修炼内功
中国对欧盟的多晶硅“双反”有可能作为筹码被交换,这于国内多晶硅企业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据介绍,对于仍在生产的4家多晶硅企业来说,对美韩多晶硅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后,他们的生存状况会得到一定改善。“但是这种改善并不会特别明显,价格不会立竿见影地上涨,尤其是在韩国多晶硅产品反倾销税率较低,欧盟多晶硅产品有可能避开反倾销税的情况下。”
业内分析指出,今年下半年国内供应的多晶硅料至少可以生产15.3吉瓦光伏电池产品,而下半年全球对中国产的组件需求在13.5吉瓦以下,另外无论多晶硅还是电池片,国内都还有数量不小的库存,所以下半年多晶硅的供给会是稳中偏多。对美韩多晶硅“双反”之后,短期会有上涨空间,但中长期下行,能否持稳要视国内对分布式市场的预期所带动的需求,以及与欧盟“双反”谈判的结果而定。
对美韩多晶硅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后,是否会对本已艰难的光伏组件生产商造成压力?业内专家表示,从短期来看,压力确实存在,但是多晶硅是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基础环节,不可能完全依赖进口,“如果国内多晶硅企业完全倒闭,国内的组件商也别想享受到现在这样低廉的多晶硅价格。从长远来看,保护势在必行,更何况这次的保护程度其实很低。”
“对于此次多晶硅'双反',我们组件商不方便评价,但是对于由此产生的影响,我们早有应对措施,并不害怕。”晶科能源全球品牌总监钱晶曾表示,“如今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想要靠贸易壁垒生存是不可能的,比如欧洲的光伏产品,人为拉高光伏产品的价格,下游安装市场能认吗?只有在技术、成本、质量上下功夫,才能让企业生存下去并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