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导向的光伏产业
兴起中受挫
新能源包括光纤产业是全球贸易中的新领域,这方面国外起步较早,但是产业化过程的普及并不很快,中国虽然起步晚,但整个产业化能力上升非常快。在国际贸易范围看,光伏产业仍然属于新兴产业,在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各国都在大力支持光伏产业发展,但光伏产业发展的配套或者说消费的普及程度与生产的发展是脱节的,在普及应用或消费方面没有跟上,主要原因是成本相对比较高。从现在的情形看,全球经济不景气,加上欧债危机,在各国的刺激政策逐步减弱的情况下,很多国家或新兴市场还面临通货膨胀的问题,光伏产业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发展受到一定的压制,“这种影响应该说还是比较大的,中国光伏产业目前还是以出口为主的,中国进口多晶硅之类的核心件,而国内大量的产能还是出口,我国光伏产品占全球产能的一半。据统计,国内大约有80%的光伏产品出口,这个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同样的问题,因为产业过快发展,国内的普及与应用相对滞后,很多政策是直接支持生产部门而没有更多的考虑下游环节,应该相对匹配。”
应该注意到,在中国有些部分地区典型示范工作做得很好。比如说,某些典型示范区一条街全用光伏照明,有些小区屋顶基本都是电池板覆盖。“的确树立了不少典型示范,但是因为成本问题,也可能因为配套性的措施不够,导致需求没有跟上产能的发展。现在看来,在很多中小城镇普及的程度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在大城市普及会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加快城镇化的建设和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的过程还是很关键的。从大的背景来看,我们的能源结构本身是受约束的,加上按照我们国家的碳排放标准要求,很多企业很难达标。如果不把整个能源结构做一些微调,我们很难完成‘十二五’甚至2020年或者更长远的关于非化石燃料达到15%的指标”。针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和应用,霍建国院长这样评论典型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