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力量
——访陕西长岭光伏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永昌
本文摘要:诞生于陕西的光伏企业新锐,依托哪些地缘优势得以迅速崛起?闻名业界的军工品质是如何锻造而出的?是怎样的服务模式使得用户对其赞誉有加?
微型逆变器独具潜力
对于逆变器行业的发展趋势,王永昌总经理说,“纵观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发展历程,发展最为成熟的为3kW~500kW功率的并网逆变器,目前已经实现商业化批量生产,且技术趋于成熟。高频化、小型化、智能化、模块化将是光伏并网逆变器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小功率微型逆变器即光伏模块集成逆变器和大功率并网逆变器两个方向将并行发展。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在大规模光伏电站,如沙漠光伏电站等系统具有明显优势。而微型逆变器因为具有发电效率高、模块化生产、系统扩展灵活、易于集成等突出优势,在将来以建筑光伏的应用中可能成为未来最具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的光伏并网逆变器。”
“微逆变器技术是为集中式光伏并网逆变器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其起步晚、产品系列尚不齐全,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从目前的产品技术性能来看,微逆变器丝毫不逊色于传统集中式逆变器产品,甚至优于集中式逆变器产品。目前,大多数太阳能逆变器只能对一组或几组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功率进行跟踪,严重制约了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效率。而微型逆变器技术通过直接与单块光伏组件直接相连,可以实现单块光伏组件真正的MPPT,使光伏电站的系统的发电效率最大化,可以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使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提升5%~25%,大幅提高太阳能电站的发电量。其安装、扩展灵活,即插即用,在光伏建筑集成发电系统、城市居民发电系统、中小规模光伏电站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之处。同时,可以实现模块化生产,微逆变器生产厂商可以与光伏组件生产厂家联合,为光伏组件量身定制逆变器,从而加快其商业化和市场化进程,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王永昌总经理深谙逆变器行业的发展脉搏。
长岭光伏从成立后就一直关注微型逆变器的研究和应用,并与国内研究机构共同研究有关课题,现研制生产的微型逆变器已在示范电站上进行各种对比试验。相信,随着微型逆变器成本的下降,可靠性的提高,体积的缩小,长岭光伏的该款产品将会在建筑光伏领域有较大的发展。
迎头赶超布局“十二五”目标
陕西省政府非常重视并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2009年即将之列为省长“一号工程”,最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还出台了《陕西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振兴规划》,提出到2012年,要建设西安、咸阳、渭南、商洛和榆林五个光伏产业聚集区,进入全国光伏产业第一梯队。最重要的是,省政府加速了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建设。目前,全产业链布局已经完成,覆盖了从原料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整个生产环节。并确定2015年的目标为,光伏产业规模力争占全球光伏市场供给的1/10,光伏产业将实现产值2100亿元。长岭光伏作为光伏产业链上承担太阳能光伏电气产品的生产企业,不甘示弱,也已经敲定了自己的目标。
王永昌总经理说道,“随着国家光伏电价补贴政策的不断到位、国内光伏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和我们通向国际市场的渠道建立完善,长岭光伏将迅速启动规模化生产。我们将用较短的时间,全面、系统掌握光伏逆变器和光伏电站成套配件的最新设计和生产技术,形成完整和系列化的配套产品,为大规模推广应用做好人员、技术、产品准备。同时,一要紧盯国内光伏示范工程,争取配套,以锻炼队伍,培养能力;二要组织力量,开辟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我们争取在3年内,成为国内知名光伏电站配套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及光伏电站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十二五’末,我们在国内行业排名将进入前三位,形成1GW光伏逆变器及光伏电站成套配件生产能力,实现产值14亿元,成为掌握核心技术、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的逆变器行业企业。2011年是长岭光伏成立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也是公司‘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2012年,我们对以前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新的光伏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后,又提出了‘抓创新、出精品、创品牌、拓市场、转观念、促发展’的年度经营方针,计划与我们的股东单位一起继续建设30MW~50MW光伏电站,销售逆变器等光伏电气产品和配套附件约100MW。”
“我们进入行业较晚,也看到了差距,但我们正在迎头赶上,利用在鉴频、鉴相、谐波、数字信号处理、三防工艺等方面的核心优势,结合逆变器产品的特点,我们有信心超过他们。当前,长岭光伏公司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下一步,我们仍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探索和把握企业发展规律,勇担责任,在企业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全力打造企业技术优势,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目标。”未来总是让人憧憬,王永昌总经理对此也一样充满期待和信心。
如今,节能降耗深入人心,新能源应用日益广泛,低碳经济发展迅速。在此背景下,长岭光伏正以创新的精神谱写着绿色未来,以深厚的技术积累深耕新能源领域,同时也必将在业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推动光伏应用市场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