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恒太阳能:中国光伏新的搅局者
发布时间:2012-01-12     来源: 环球企业家
本文摘要:如何超越尚德、赛维?聚恒的答案是:玩法不同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这一古老谚语险些又一...
  如何超越尚德、赛维?聚恒的答案是:玩法不同“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这一古老谚语险些又一次应验。今年3月,罗斯柴尔德中国基金联席董事刘晓雨在寻找投资项目时,有朋友给他推荐了一家光伏企业。听到“光伏”二字,刘立刻回绝。中国在光伏制造领域已经涌进大大小小数百个玩家,并成为许多投机者新的苟营之地,要说没有泡沫,真没有人相信。

  但这家叫聚恒的公司不一样。它选择的技术路线既不是大家熟知的多晶硅,也不是异军突起的First solar所擅长的薄膜,而是一种叫做高倍聚光发电的第三代光伏发电技术。刘晓雨决定去看一看。

  他立刻被这家公司所吸引。在跟聚恒创始人兼CEO容岗聊了一次之后,刘觉得聚恒很符合他想要投资公司的标准。聚恒所专注的这一技术的光电转换率远远超过多晶硅电池,而且聚光电池耗材少、效率高、占地少,能量偿还时间短—而多晶硅一直被人诟病的一点就是,整个生产过程是高耗能的,能源偿还时间较长。最重要的一点是,聚恒已经有了商业化项目的运营记录,2011年年初在青岛安装了200KW。

  在中国这个只有短短数年历史的光伏行业,容岗是又一个立志做希腊神话中被缚的盗火者普洛米修斯那样的人。他曾在新疆给油田做小型独立光伏电站,2006年成为尚德在国内首个订单的买家。容岗回忆,当时做光伏电站时积累下来很多系统集成的经验,尤其是光伏技术以外的经验,比如如何设计、如何降低启动电流等。后来容岗从UT斯达康挖来了聚恒现任CTO王士涛,容岗和王士涛两人对技术都极为迷恋,曾开着车在美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转一圈,逐家拜访系统集成、光伏组件、逆变器行业的企业。“我对太阳能行业充满了好奇,展会我会全部看完,每个展台是做什么的都要去问清楚。”容岗说。

  2007年,容岗做光伏电站系统工程有了几千万的营收,但他觉得做工程有一定技术含量、却没什么门槛,希望转型,容岗选择了两个方向:微逆变器和聚光电池。

  “后来我说,我们只能干一件事情,不能同时干好两个事情。”容岗告诉《环球企业家》。2008年,聚恒已经做出微逆变器样机,但他仍果断地把这一项目停掉,开始专心投入到高倍聚光发电领域中。

  中国式创新

  聚恒的定位是“聚光电池系统集成商”,包括聚光电池组件、支架、跟踪器,但不做电池芯片。容岗解释,全球现在能做好电池芯片的企业比能做好集成系统的企业多,因此,从外部采购比自己做有优势。目前,聚恒在全球选择了光电转换率达40%的四五家电池厂商作为自己的供应商。

  聚光最大的难点在于半导体、热力学、光学、机械、材料、控制等多学科的集成。而且,几乎所有用于聚光系统的关键材料都未曾在光伏领域应用过,在原料供应上,聚恒需要从零开始搭建一个供应链。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

  容岗花了五个月的时间,说服一家全球电子代工巨头的聚光接收器生产负责人加入聚恒。2010年时,全球几乎所有聚光电池的芯片切割、贴板环节都由这家企业进行代工,而他正是这方面的高手。加入聚恒后,他正筹备往上游拓展生产流程,把这道芯片切割、贴板环节增加进来。

  属于光学领域的关键部件透镜在研发初期也遭遇了难题。一开始,聚恒采用大多数国际公司用的塑料材质,后来发现制成的透镜在长时间工作后竟然漏水漏沙,马上改换为玻璃透镜,当时全球用玻璃透镜的聚光企业只有两家。没有成熟的工艺,两个人关在实验室里不断试错,最后试验了几百块后,性能终于达到要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