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产研结合模式
目前的瓶颈
“我们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面对光伏产业的主流技术,不是高精尖、搞原创创新的路线。我们的宗旨是投入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引导企业技术进步发展,领先于企业半步或一步,服务于企业、引导企业技术进步以及升级换代,对产业提升提供帮助。”王文静教授带领下的光伏电池技术研究小组早已明确自身的技术研发路线。
“现在遇到的瓶颈是科研创新模式问题,这也是当前很多科研机构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如果所里自己建立中试线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非盈利组织这势必需要国家经费的大力支持。而且即使资金问题解决,国产实验设备有可能不及企业引进的进口设备先进,这势必影响科研成果的技术领先性,就起不到应有的引导企业的作用;同时,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很大,很多还与欧美实验室合作,技术水平甚或高于国内实验室水平,这均是比较尴尬的境遇。因此,如何使国内的研究所更好的与企业结合,共同发展,共同开展新技术的研发是一个十分深刻的问题。”言语中听得出有着一丝无奈。
模式创新之路
“目前,行业实力雄厚的企业的科研力量已经逐渐引起国家高度重视,科技部等相关部门在此方面也积极给予经费支持,并将企业作为新时期技术创新的主体。”王文静教授说:“我们不能游离于科技创新的边缘,一直在积极探索新的模式。最近几年,我们先后与中轻公司、超日太阳等行业企业积极结合,在企业内部建立中试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共享国家创新资金。目前,我们所与中轻公司合建的中试线转换效率,单晶硅电池为18.6%,多晶硅电池为17.6%,实验室转换效率在18.5%到19%之间。而与超日太阳联合建立的中试线则是国家863重点项目的HIT太阳电池,上海交大也同时参与。这种合作方式主要以企业为核心,国家与企业共同提供资金,我们提供科研人员,共同进行研发。”
王文静教授同时提到,“因为科研院所体制的特殊性,加之我们国家科技政策、体制的关系,目前这种合作模式也有一些局限,例如合作企业数量、知识产权处理、技术交易等等很多问题。所以怎么和企业展开深度合作,服务好产业,还处于探索阶段。”
期待国内市场启动
虽然今年的市场形势异常严峻,但王文静教授对未来仍然很看好,尤其对国内市场启动抱着很大的希望,“乐观估计,今年全球销售50GW左右,中国占市场份额的50%~60%,为25GW~30GW。按照每年50%~60%的增长,2015年将达到80GW~100GW,而产能则将达到150GW左右。在今后一段时间,国内光伏产业将逐渐改变‘两头在外’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国内多晶硅产能的扩张,将使原材料可以自给自足;另一方面,国内市场的开启将增强国内企业的底气,使光伏市场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此外,如果国内市场大规模的启动,产业格局就会随之生变。届时,现在看上去较具规模的光伏企业可能就只是‘小鱼’一条,而既具备资金实力又有上网输变电等经验的电力公司或电网公司可能才是真正的‘大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