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低速前行
——访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太阳电池技术研究室主任王文静
本文摘要:目前光伏产品的价格已经超低,使得光伏电站在欧洲的补贴价格下具有了巨大的投资价值,一旦经济形势好转或将出现光伏电站安装量的暴涨。
谈到中国的光伏市场。王教授认为中国市场短期的快速启动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一是国家今年已经明确出台了上网补贴电价。其二是目前光伏产品经过几轮价格战之后已经非常便宜,在中国1元左右的上网电价下已经出现了投资价值。其三是在目前国际光伏市场极度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国家希望利用国内市场救助国内的光伏产业。因此,中国会出现大上太阳能电站的情况。但是,这种形式的基础并不稳固。一旦国际光伏市场转旺,中国市场必然会出现一轮下跌。其原因如下:
第一,目前,太阳电池组件的价格已经低于制造成本,是许多企业为了自救而不得已“拼”出来的价格。一旦全球市场转旺,价格必然回升,而中国国内的上网电价目前的水平难以支撑更高的设备成本。
第二,欧洲目前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在0.25欧元左右,折合人民币2元左右,这与国内的上网电价相比仍非常高,因此在欧洲安装电站的收益仍高于国内电站。
第三,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常规电力价格远远低于欧洲。比如在国内的居民用电价格普遍在0.4到0.8元人民币。而欧洲国家一般在0.2到0.25欧元之间,相当于1.6到2.0元人民币。因此,随着光伏产品的价格不断降低,用户侧平价上网首先在欧洲实现,届时欧洲的光伏市场将会扩张到非常大。当太阳电池系统价格进一步降低后,可能在欧洲率先进入发电侧平价上网,那时欧洲的光伏市场将会进入真正的爆发式增长,而中国或许还没有达到用户侧平价上网的水平。因此,一旦经济形势好转,光伏产品真正的市场肯定还是那些高电价的国家,如欧洲、日本、以色列等。而中国、美国这样的低电价国家必然会远远落在后面。
第四,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制约中国光伏市场未来健康发展的原因是制度因素。中国的电网归属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大公司管理,极具垄断性。当很多可再生能源电站可以上网时,相当于中国的发电与上网的制度出现矛盾化,这就要触动中国电力管理的体制,因此阻力之大可想而知。另外,中国的发电与电力调配管理从来没有考虑可再生能源这种分布式发电的管理,确实也有很多现实的技术问题。
通过上述这四个方面分析,王文静教授总结认为,“中国光伏电站的建设与上网肯定还要经过几轮起伏涨落才能趋于成熟。走得过快的或许成为‘烈士’,但也可能成为‘英雄’。关键是要把握好时机。”
侧看企业经营模式
一路跌跌撞撞走到今日的中国光伏产业,尤其在当前盈利艰难的形势下,大家同时也均在思考另一个关键问题:与光伏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的经营模式应该是怎样的?
“伴随光伏产业发展的起起落落,光伏企业至今也经历了几个鲜明的发展阶段。”坐观光伏产业发展多年,王文静教授早已成竹于胸,“第一阶段,可以说是拥硅为王的模式。2008年前,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第一个高速发展期。这时出现了诸如无锡尚德、江西LDK这样的造富神话。当时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是:利用硅材料的短缺形成的长单价格和现货价格的差距赚取巨额利润。但是在2008年底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得这些变相的硅料期货的炒作者陷入困境,所签长单的价格甚至一度比现货价格都高,而且按照订单拿到硅料却成了库存积压品,尤其今年无锡尚德等多家企业遭遇因解除合约而进行巨额赔款事件,真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