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低速前行
——访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太阳电池技术研究室主任王文静
本文摘要:目前光伏产品的价格已经超低,使得光伏电站在欧洲的补贴价格下具有了巨大的投资价值,一旦经济形势好转或将出现光伏电站安装量的暴涨。
“第二阶段,是规模为王的模式。2010年,光伏全产业链各环节产品频频缺货,很多企业从股市、银行等渠道获得大量资金纷纷用于扩大光伏生产线规模,投资异常活跃。但是在这一阶段已经没有了‘硅材料价格双轨制’所形成的巨额利润空间。公司的利润更多的来自于公司内部管理的精细度,以及对市场和硅材料进出节奏的把握。这次欧洲光伏市场的向下波动就对这些公司的经营模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如果这次危机持续时间较长的话,这些大型企业资金链绷得过紧以致断裂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王文静教授不无担心地表示,“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年销售额往往都超百亿元,如此大的产能所需的流动资金也非常巨大。一旦欧洲市场出现波动,大公司对市场的响应相对又慢,致使整体陷于停顿,市场不畅造成库存增加,资金回笼艰难,企业支付日常开支更是难上加难。如此一来,反倒不如俗话说的‘船小好调头’。”
“其实,全球前十大企业所占世界的市场份额以及十大企业各自所占市场份额正日益缩小,光伏行业中分散的自由竞争正在大行其道。”王文静教授曾对此方面做过详细的调查研究,“2005年,世界前十大光伏企业产量所占市场份额超过半壁江山雄踞为72.8%,2008年时则滑落到46.2%,2010年时更是下降到39.8%。同样,企业之间的差距迅速缩小,大企业做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进一步增大市场占有率,市场份额逐渐被中小企业瓜分。2005年,全球第一大光伏企业日本夏普公司产量占了世界产量的24%,而最后一名Solar Woord只占2%,两者相差12倍。而2010年,全球最大光伏企业First Solar所占的市场份额为5.8%,最后一名台湾的Gintech所占市场份额为2.4%,相差不到2.4倍。这样的现象表明,整个光伏产业在规模逐渐扩张的同时,竞争变得更加充分,垄断性在不断减弱。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表明,单一的光伏企业在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进一步扩充规模,因此各个企业相互之间的规模差距越来越小,在总规模中所占比例也逐渐萎缩。我认为这种现象的症结正是源于光伏市场的波动性。”“所以,在不成熟的市场中企业做大规模犹如在沙滩上建高楼,建的越高塌的也越快。”王文静教授这样比喻以大为本的企业经营模式的弊端。
而针对近几年备受热议的专业化路线与垂直产业链的企业路线模式,王文静教授说:“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在目前这个产业发展阶段,抗风险能力更强,盈利能力平稳;而专业化路线在爆发期则利润丰厚,但波动性较大。”
“光伏产业总体而言,是一种政策控制下的市场经济,因此会受到政策导向与市场经济规律的双重影响。光伏产业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沉淀,企业经营者也在随之不断进行经营模式的调整。但在目前经济周期的波动规律以及相关政策不明朗的时期,很难说哪种模式好或不好。”
行业整合时机尚待成熟
2011年以来,光伏全产业链上各种产品的价格的迅速下跌,使得所有企业的毛利率大幅下滑,利润空间迅速收窄,一部分无成本优势的中小企业更是出现大幅度亏损,开工率一度跌至50%以下。光伏市场增速放缓,市场供需失衡较为严重,库存大量积压,产品价格快速下跌,全球光伏产业或许因此进入薄利时代。
尽管到2011年年中或年底,无锡尚德、晶澳太阳能、天合光能、保定英利等企业产能都将超过1.5GW,有的甚至超过2GW;一大批“挤破了头”闯进来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如中节能、国电集团、东方电气、宏润建设、新华光等也一路高歌猛进。姑且不说2011年,世界市场能否消化这些新增产能,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光伏企业残酷的竞争与厮杀已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