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斯:从容面对光伏“寒冬”
发布时间:2011-12-05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文摘要:光伏行业规模制胜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未来两年全球光伏市场仍将是‘小年’。此时美国的‘双反’对于中国光伏业来说...

  在瞿晓铧看来,走向全球的典型例子就是“阿特斯的品牌就得到了不少欧美国家的认可”。据了解,阿特斯目前在德国赞助两支球队德甲球队,在英国赞助一支英超球队,在美国赞助两支棒球超级大联盟的球队,在日本还赞助了一支棒球超级大联盟球队,在意大利赞助了篮球队。

  瞿晓铧说,这些投入在外人看来可能是简单的体育赞助,但准确地说,这是“走进目标客户的社区”,直接融入客户的文化。

  “总之,阿特斯的目标就是在全球各个市场形成共赢。”瞿晓铧表示,所有市场投入都需要长期努力,“急功近利做不到,一定是两年、三年、四年、五年才能见成效”。

  技术创新

  如果说品牌软实力建设是阿特斯力求成为光伏百年老店的内在要求,那么技术创新就是其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中国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苦练内功,通过加大研发投入达到技术创新的目的。”瞿晓铧告诉记者,阿特斯在研发上的投入保持在每年千万美元以上。

  记者了解到,这些在研发上的大手笔投入成果一直在持续显现。早在2009年,阿特斯推出了ESE增强型选择性发射极太阳能电池片。这一新技术能将电池片效率提高至单晶18.5%,多晶17%。这是阿特斯阳光电力的一个重要的技术突破。在2010年初阿特斯就开始规模生产ESE电池片及ESE电池组件。

  在最近开展的光伏展上,阿特斯又推出了多项自主研发技术。如在最近的达拉斯2011年国际太阳能会议上,阿特斯推出了智能光伏组件产品,据瞿晓铧介绍,这是世界上第一款三线交流的组件,该系列产品将智能化电子系统和特殊设计的组件进行了整合,具有先进的特性,从而使其构建的光伏系统具备性能最优化、安装简便和安全性更好的特性。在欧洲光伏展上,阿特斯太阳能推出了ELPS太阳能电池技术,能将单晶硅的转换效率提高至19.5%,并且能使多晶硅的转换效率提高至18%。

  “效率提高可以使得同样土地面积中安装的容量更大,同时从土方工程到支撑系统,它都会帮助你节约,包括线缆的使用量。所以,电站开发商与安装商还是很喜欢的。”瞿晓铧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实现商业化量产,我们的头两笔发货在11月初已经完成,发的都是欧洲客户。”

  “接下来,我们会在常规产能中逐步导入我们专有的ELPS技术,按照计划到2012年采用ELPS技术的新型光伏电池产量会达到300MW-400MW,相当于把一个车间全面改造成新的阿尔卑斯技术。”瞿晓铧称

  此外,据瞿晓铧介绍,因为ESE是一个比较适用于单晶硅片的技术,ELPS则是全面型,单晶硅、多晶硅都可以用。所以以后从技术方面会看到一些新的组合。“比如ELPS会逐渐地覆盖单晶和多晶,而单晶的ELPS,我们又会把它跟ESE结合起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