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龙头与外来大佬搅动光伏产业
本文摘要:第一天,涨停;第二天,继续涨停——因重大资产重组而停牌3个月的通威股份,5月11日复牌后得到市场的热情回应。通威股份将大举进军新能源产业,实施产业链深度融合。
第一天,涨停;第二天,继续涨停——因重大资产重组而停牌3个月的通威股份,5月11日复牌后得到市场的热情回应。通威股份将大举进军新能源产业,实施产业链深度融合。
除了本土光伏龙头企业,美国苹果公司也在4月宣布将以注资川企方式,在阿坝州投建两个共计4万千瓦的低倍聚光光伏电站项目。
几多起伏的
光伏产业再次高调走进公众视野,此次有何不同?
技术御寒
扛过去的企业看到了“春天”
有业内人士认为,苹果入川发展光伏产业,对四川光伏产业来说是“狼来了”。
“这也正是川企提升实力的机会,或许是一条‘鲶鱼’。”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认为,良性竞争,将促使川企加大创新投入,加快技术升级提速步伐。
这点,永祥多晶硅已经开始尝到甜头。“前段时间还15万元左右每吨,现在又回落了一点,13万元左右每吨,不过现在的承受力强多了。”董事长冯德志很自信。
作为光伏产业的上游,多晶硅价格的“高台跳水”此前一度成为多晶硅生产企业不能承受之痛。记者梳理发现,多晶硅价格2007年是每吨350万元,再后来跌到180万元、70万元、30万元。2013年以来则在10多万元以内徘徊,不少企业都在成本价的边缘挣扎。
去年底,永祥投资6亿多元用于四氯化硅冷氢化节能降耗技改项目,今年3月底试生产。“只有先上技改才能降低成本,才有竞争机会。”冯德志透露,通过技改,永祥的多晶硅生产成本控制在每吨7万元左右,综合能耗降至70千瓦时左右,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我们终于跑赢了目前每吨13万多元的市价。”冯德志如是说。
顺利达产后,永祥多晶硅公司多晶硅年产量将突破1.5万吨,可一跃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能够成为最大,除了技改,与行业的大面积洗牌不无关系。
同在乐山、同样也启动了冷氢化技改的乐电天威,终究没能坚持到最后。
去年11月,乐山电力发布公告,因控股子公司乐电天威资不抵债,拟以债权人身份向法院申请乐电天威破产清算。这也是四川省多晶硅两大巨头天威四川硅业和新光硅业接连倒下后,又一个在寒冬中失守的企业。目前我省多晶硅生产企业仅有永祥和瑞能等少数企业还在生产。
期盼中的“春天”姗姗来迟。今年一季度,四川省多晶硅产量同比增长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