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汉能背后的神秘力量
本文摘要:“双面”汉能背后的神秘力量,背面是坚定的看空者:“痛苦只是暂时的”。
昨日,
汉能薄膜发电(下称“汉能”)报收于6.83港元,总市值达2844亿港元,超过港交所。
这是一家备受关注的公司。自沪港通开通以来,汉能是最受资金追捧的港股上市公司之一,港交所数据显示,在今年2月和3月的两个月内,通过沪港通买入其股份的资金高达30亿港元。这也是香港市场上少有的一家令做空者捶胸顿足、令长线基金不敢入手的上市公司,虽然希望做空者众多,但却基本无法借券,媒体的质疑声不断,但始终有一股神秘力量拉动着股价从去年3月的1港元多飙升至今年3月5日最高点9.07港元。
半年前曾为汉能安排投资者推介的AisaFundSpace(下称“AsiaFS”)董事黄东亮,至今仍对汉能财务董事林一鸣的出场方式印象深刻:“林一鸣来(做讲演)的时候背着一个背包,上面是汉能的太阳能薄膜,当时PPT中介绍薄膜太阳能日常应用的单页也很有趣。”
AsiaFS是一个连接上市公司和专业投资者的交流平台,去年10月汉能的投资推介,是AsiaFS与太平证券(香港)合作筹办的新能源行业推介的一部分。这场推介会吸引了70多名机构投资者,这些机构多为资产管理规模在人民币20亿元上下的中小型基金。
在黄东亮看来,会后投资者与管理层的交流,反映出他们对汉能抱有兴趣,“也有人问起估值、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和股权过于集中这类问题。”
市场面对难解的疑问时,总会自动产生做多者和做空者两个群体,汉能亦是如此。做空者李一(化名)和做多者邓声兴,代表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判断,而有趣的是,要预测汉能的未来,他们都感到力不从心。
背面是坚定的看空者:“痛苦只是暂时的”
林一鸣曾给AisaFS董事AndrewVanBuren描绘过一个未来的场景——太阳能技术无处不在,汽车、手机、帐篷都利用太阳能,人们每天的生活不再需要为能源消耗买单。不过,这显然不是李一从财报中可以读出的未来。
“我们一直有跟踪中国的光伏行业,去年年中时,汉能猛然涨了一波,我们突然意识到原来有个市值这么巨大的公司我们竟然从来没有听说过,于是就开始关注。”在香港一家对冲基金任职的李一回忆说。
当时,对于很多人来说,李河君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虽然早在2013年,作为汉能控股集团掌门人的李河君,已经凭借664.9亿元身家,以新人身份登上中国福布斯榜,并一举拿下第四位。
不过即便时隔半年,对于身在香港的李一来说,当时的李河君仍算不上出名。“我们当时去问了好几家上市光伏企业的高管,得到的回应都是没听过(汉能)这家公司。”李一表示。当开始研究汉能的财报,母公司几乎是唯一客户、大量资金挂在应收账款下等财务细节吸引了李一的注意力,“所有H股中,市值比较高的公司中,毛利能够达到那么高的只有澳门的赌场和Prada,而汉能唯一业务就是卖东西给母公司,毛利竟然高得吓人。”
根据其2014年中报,汉能目前的业务包括“制造”以及“建造和销售”两大块。前者指制造矽基薄膜发电组件制造用设备及整线生产线;后者是2013年下半年新增的业务,包括建造太阳能电站或屋顶电站,一经连接至电网即销售发电站。
公司2013年财报指出,控股公司汉能控股及附属公司是汉能唯一的客户;2014年上半年,汉能98.7%的收入来自向汉能附属公司进行销售。汉能2014年的中报显示,其上半年收入32.05亿港元,其中31.64亿港元来自向汉能附属公司进行销售,而毛利润27.41亿港元,毛利率高达85.6%。锁定目标后,李一开始通过投行寻求可借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