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投资心经:融资、快钱与质量的游戏
本文摘要:政策利好之下,光伏电站正变得炙手可热。但是随着国内电站迎来风生水起的建设潮,已建成光伏电站暴露出了大规模的质量问题。用圈内人的
光伏电站控制成本的两大环节
记者:您是如何控制光伏电站建设成本的?
张俊:我们公司除了做EPC,还做组件产品,就是因为组件在整个电站成本里面占了70%。同样条件下,与其他EPC公司相比,我们具有成本优势。另外,电站的设计质量是降低电站建造成本的关键因素。我们在设计初稿完成后,主动去与设计院沟通,因为设计院对电网情况非常清楚,在设计院的指导帮助下优化设计方案。
记者:您在购入电站的时候会考虑哪些方面?
张俊:一是发电量、结算周期,是首要的考虑范畴;二是发电站的质量,质量包括设备质量、工程质量,等等;三是合同条款,采购合同是如何约定相关细节。收购电站之前,肯定要做尽职调查。首要的还是考察那两个经济指标,发电量和结算周期。
电站质量问题与标准无关,与投资有关?
记者:做电站的时候是如何在质量问题上做认证的?
张俊:通常情况我们都是会去买一个保险,或者做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认证,电站质量的好坏关键是看EPC单价的高低,同时审查设备清单。
记者:能源局计划出台《光伏电站性能检测与质量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为以后银行批贷和电站交易提供参考,如果这个规范出台,是否会对EPC制造商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张俊:其实,因为每个企业(买家)的情况不一样,想要达到的效果也不一样,就会给出不同的EPC单价,10块钱做个项目和6块钱做个项目,那电站的质量、技术要求等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某基金公司,它可能需要购进一个电站,要求比较低,它是只要求这个电站能正常发电,并不考核发电量,它可能就会给了一个较低的EPC单价,做这个工程可能要符合国标就比较难了,你只能按照买家的要求去做。
记者:所以您认为政府在电站交易方面应该起什么作用?
张俊:政府应当创造公平、公正和公允的市场环境,要进一步细化可执行的相关规定,比如电站买卖合同的标准是有必要的。但在电站的质量上做一个标准,可能是很难执行的,因为电站的质量不是由第三方说的算的,应该是由出让方与持有方双方达成一致才说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