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阳专注的方向是太阳能发电领域,但光伏发电受太阳光照射日夜差距较大的影响,无法成为核心主导、自给自足的能源,而光热夜晚发电通过储热、储能技术会增加成本。如果将页岩气与光热发电两则结合起来,则既可降低共用发电岛投资成本,解决节能、环保和新能源利用与输送问题,又能把另一个能源品种页岩气的利用发挥到极致。
中海阳在这一领域已经走在前列。在中国最富含页岩气的四川盆地,恰好也是中海阳投资太阳能光热设备生产的基地,为中海阳在此领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研发条件。“我们预测,光热发电与页岩气联合循环在技术上与理论上都是可行的,具体实施还仍需要2-3年的时间,到2016年,基本就可以实现产业化了。”薛黎明说。
认清“双反”本源
欧盟“双反”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但是薛黎明认为应该通过该事件认识“双反”的本源,如果不抓住问题的本质,而执着于表面现象,就会迷失方向。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的本源是什么 ? 至少有两点原因,第一,前些年欧盟整体经济形势不错,出于节能减排等方面考虑,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对光伏设备的需求量非常大,这给了中国光伏设备企业广阔的市场空间,直接带动了国内一大批企业成长起来,但这几年欧盟经济形势急速衰退,无力支撑一个庞大而“昂贵”的光伏产业发展,发展速度减慢,对光伏产品的需求增长大大减弱,这是欧盟光伏产业发展的大形势。
第二,在前几年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刺激下,从2008年开始,欧盟区域内也催生了一批本地光伏设备企业,并进行了产能扩张,在之前光伏产业大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这些企业的产能也许不能满足欧盟区域内的需求,需要进口中国的产品来填补,但到了光伏产业发展缓慢期,本地企业就基本能够满足欧盟区域内的需求,到2012年,欧洲许多国家产能相对饱和,实现了产需平衡,这时自然就失去了进口中国产品的动力。
薛黎明说,“但中国的光伏产品相比欧盟企业生产的更便宜,本地又有这么多的产能,怎么办 ? 从保护本区域光伏设备企业出发,欧盟自然就会想到要实施贸易保护,限制中国光伏设备的进入。这就是欧盟光伏”双反“的本质所在,也清楚地问答了为什么欧盟会从前几年热烈欢迎中国的光伏产品,发展到今天拒绝中国光伏产品的局面。”
重视国内市场
与欧盟光伏“双反”有一定关联度的是尚德的破产,许多人因此唱衰中国的光伏产业, 薛黎明感叹道,施正荣博士把尚德带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自己也一度成为中国首富,应该说,他为中国的光伏事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尚德之所以走到了今天,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因此唱衰中国的光伏产业,显然是有失偏颇的。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受“双反”影响的这些企业,包括英利、天合光能,以及破产的尚德,只是中国光伏产业的一个环节,即设备制造环节,不代表整个中国光伏产业。那么整个中国光伏产业是什么样的 ? 应该说,是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在包括金太阳工程以及国家其他一系列支持政策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从2011年开始,光伏装机规模每年几乎是以100%的速度在增长,仅2012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就达到约400万千瓦,占世界光伏总装机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今年的发展速度依然非常喜人,可以说,国内的光伏市场完全打开了,我国的光伏产业国内需求正处于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薛黎明说,在前几年出口市场的刺激下,大量与光伏不相干的企业一拥而上,纷纷进入这个行业,一些原有的企业则不断扩大产能,致使现在的光伏设备产能严重过剩。到去年,我国的多晶硅片产能已经接近50吉瓦,而去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不过4个吉瓦,如果仅仅按照国内的需求来算,就有80%以上的产能过剩,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在这个时候,出现优胜劣汰也就不足为怪了。
产业整合是好事,适者生存,强者发展,只有经过大浪淘沙,最有创新力、竞争力的企业才会凸显出来,这样才会更加有利于整个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海阳秉承博大的历史使命,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从太阳能光伏发电切入,逐步延拓到太阳能光热发电、太阳能光热发电与页岩气(天然气)联合循环、一个大能源概念的架构已初见雏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