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光电建筑的现状与趋势

——访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徐征
发布时间:2013-01-21 15:48:45     来源: 艾莱光伏网
本文摘要:他从事光电子材料及器件、太阳能电池等方面的科研与开发工作多年。经常参与国家光电建筑补贴项目的评审和验收,以及BIPV相关规范、标准的审查工作。

  “目前BIPV技术最大的问题是:1、光伏组件的成本太高,大大高于玻璃幕墙成本。2、由于光伏电池作为幕墙必须竖立安装而不是在屋顶上垂直于日光安装,在阳光斜射和散射下电池发电效率大大减弱,降低了投资回报。3、同一建筑不同方向上光伏电池幕墙的发电不一致时,需要自动控制设备进行功率跟踪、自动调节等技术问题。4、光电建筑一体化的相关建筑标准有待完善。5、开发能够兼顾发电、美观、易安装、易维护的光电建筑一体化产品。”徐所长总结后提出,“希望以后在建筑设计当中,设计师就考虑到让太阳能电池融入楼房,成为整体建筑的一部分。比如,让楼面尽量的多,让倾斜角度更有利用安装光伏电池板,加高一层承重框架专门放电池板等。如今技术上还处于探索之中,需要建筑师、光伏系统工程师、房地产开发商的通力合作,这也是当前人们努力追求的较高目标。”

  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当今很大的耗能来源之一,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建筑采暖、照明、空调占14%,建筑建造能耗占11%。而随着包括BIPV在内的光电建筑的兴起,它不仅可以为建筑提供能源来源、满足建筑自身耗能,依靠光电能并网输出得到一定利润,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建筑对市网供电的消耗、减轻了市网用电压力。因此,大力发展丰富多样的光电建筑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智能微电网助力光电建筑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化石能源的枯竭和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迫切需要提高能源效率,改变能源结构。国家在“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一五”期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即将发布的国家《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装机的15%以上。12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刚刚研究并确定了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五项政策措施。与此同时,常规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运行困难,用户对供电可靠性、防灾性、安全性及多样化的要求还在不断提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这一新技术对光电建筑的长远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分布式发电一般指将相对小型的发电装置分散布置在用户(负荷)现场或用户附近的发电/供能方式。而根据欧盟微电网项目的定义,微电网是利用一次能源;使用不可控、部分可控和可控三种分布式电源;并进行可冷、热、电联供;配有储能装置;使用电力电子装置进行能量调节。”徐所长解释说,“微电网能够很好地协调分布式电源单机接入成本较高,控制较复杂的问题,充分发掘分布式电源为用户和电网带来的价值和效益, 其灵活和分散的布局极好地适应了分散的电力需求和资源分布,延缓了输、配电网络升级改造所需的巨额投资,与电网互为备用,使供电可靠性也得以改善。其具有污染少,可靠性及能源利用效率高的特点。”

  徐所长话锋一转,“但是,微电网接入电网尤其是以高渗透率接入,将给电网带来深刻的影响,使配电网的运行、控制、保护面临新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外的电力公司、高校、科研院所对微电网技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国家电网公司已于2009年明确提出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即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智能电网的重要特征是自愈、互动、优化、兼容和集成,微电网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对重要用户提供优质可靠的电力供应,是电网大范围接纳分布式电源的有效载体,是智能电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2012年10月底,国家电网公司又正式发布了《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对6MW以下的光伏系统免受接入费用。”

  智能微电网是集微能源、负荷、能量管理系统为一体的独立的微型智能发电、输配电系统。它可同时提供电能和热量;微电网内部的电源主要由电力电子器件负责能量的转换,并提供必要的控制;微电网相对于外部大电网表现为单一的受控单元,并可同时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