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对于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我国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十二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背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我国能源快速发展,供应能力明显提高,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十二五”能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能源供应能力显著增强。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达到29.7亿吨标准煤;电力装机规模比2005年增长将近一倍,达到9.7亿千瓦,居世界第二。
清洁能源比重逐步增加。2010年,我国水电装机规模达到2.2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核电在建规模2924万千瓦,占世界核电在建规模的40%以上;“十一五”时期新增风电装机规模约3000万千瓦,2010年并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能源重大科技专项顺利实施。资源勘探开发、加工转化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重大装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年产600万吨煤炭综采成套装备实现国产化,深海油气钻井平台建造取得重大突破,具备了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自主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营能力,掌握了大型风电设备制造技术,特高压等先进输电技术研发应用居世界领先水平。
节能环保成效明显。“十一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电力行业实施“上大压小”,单位火电供电标准煤耗下降37克,脱硫机组比重持续增加。
能源国际合作稳步推进。境外能源资源开发取得新进展,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能源进口战略通道格局初步形成,我国在国际能源事务中的作用逐步增强。
煤电油气运保障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国家石油储备规模逐步扩大,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有效应对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南方雨雪冰冻等特大自然灾害,保障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
第二节 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能源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我国既面临由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转变的难得历史机遇,又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从国际看,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地缘政治等因素对国际能源形势产生重要影响,世界能源市场更加复杂多变,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
一是能源资源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发达国家长期形成的能源资源高消耗模式难以改变,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能源消费需求将不断增加,全球能源资源供给长期偏紧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未来十年,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增量占全球增量的85%左右,消费重心逐步东移。发达国家竭力维护全球能源市场主导权,进一步强化对能源资源和战略运输通道的控制。能源输出国加强对资源的控制,构建战略联盟强化自身利益。能源的战略属性、政治属性更加凸显,围绕能源资源的博弈日趋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