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双反”
——访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高纪凡
本文摘要:贸易壁垒困扰、市场不景气正成为光伏企业不得不面对的新压力。光伏企业应对贸易壁垒做了哪些工作?如何走出困境?去哪里寻找新的增长点?
在业内一向以经营稳健著称的天合光能,在2012年Q2财报显示:净营收3.461亿美元,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40.3%;净亏损9210万美元,上季度净亏损298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1180万美元。天合光能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解释说:“欧美国'双反'的影响,行业产能过剩以及新旧光伏市场的需求约束造成了第二季度紧缩的定价压力,市场需求挑战包括意大利等市场上网电价补贴体系变化的不确定性等等因素,对我们的运营利润率和盈利有着负面影响,造成了现在的困境。”近日又获悉,天合光能减少了一些部门并进行了层级合并,此次裁员在1850名管理员工中进行,裁减人数大约为200名。
美国商务部2012年5月裁定,对来自中国的太阳能产品征收约31.14%至249.96%的惩罚性关税。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欧盟反倾销有可能参照美国“双反”征收高税率。对此,高纪凡说:“概念上讲当然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程序上讲,欧盟反倾销税的统计办法与美国有差别,不能说是完全一致的。最终的税率问题是定量性问题,按照相关程序由核算体系核算出来的。这个税率是多少,目前难以预测。从严格意义上讲,税率或多或少都没有意义。中国有一个'弱点',中国2001加入WTO,2011年满10年,在这期间中国被贴上非完全市场经济国的标签直至2016年。现在情况下,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要按照第三方参照国来计算成本,美国'双反'的时候拿泰国做参照国,泰国的很多成本比我们高了30%。即便没有倾销,对照计算后也倾销了。因此,WTO规则是合法的却是不公平的。我个人认为,核心问题不是存在或不存在倾销的问题,而是按照什么规则去做,不同的规则下结果是不一样的。” 与美国“双反”相比,欧盟此次的反倾销案波及面更广,涉案金额更大。据统计,2011年中国光伏电池对欧出口金额204亿美元,约占同期该产品出口总额的73%。这意味着,一旦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中国光伏产业将遭受灭顶之灾,竞争优势不复存在,约30万从业人员将受到冲击。
高纪凡说:“对欧盟反倾销案,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从公关游说和法律事务层面积极应对欧企的反倾销诉讼,坚决捍卫自己的利益。”据了解,我国光伏企业主要从两方面开展阻止反倾销立案:一是在欧洲成立AFASE联盟。它是由欧洲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包括产品、设备、材料、系统集成企业组成的将近100家企业的联盟。AFASE联盟站在欧盟的角度出发,呼吁欧盟停止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反倾销调查。实际上,在欧洲也有不同的'声音',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欧盟最后真的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只是保护了整个太阳能产业链上占很小部分的制造商,而产业链上其余的多数企业,如原材料供应商、设备制造商、物流供应商、建筑安装公司和维护商等,都将受到损害,抬高用户使用太阳能的成本对急需廉价能源的欧洲无疑是巨大威胁。在光伏产业链全球布局的今天,对某个国家的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解决不了欧洲产品竞争力弱的根本问题。把中国光伏产品赶出市场,不仅拯救不了欧洲光伏产品制造企业,反而与欧洲倡导的'绿色经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相悖。另一方面,天合、尚德、英利、阿特斯为首的国内光伏企业成立“中国平价太阳能联盟”,呼吁欧盟慎重考虑对华光伏发起反倾销调查;中国相关政府部门与欧盟立即展开高层对话,阻止立案,避免贸易战爆发。“不管怎样,我们应尽最大努力去化解,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一旦立案,对中国、欧盟光伏企业的损害将是巨大的。”高纪凡坦言。
稳中有进,逆境突围
光伏业遭遇的“寒冬”到底持续多久,还是个未知数。光伏企业如何立身被提上了各家公司的日程。
精细化运营管理
随着市场恶化、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精耕细作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将越来越重要。面对竞争对手,企业作强作大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虽然影响企业赢利的因素很多,但企业管理依然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如何洞察市场的变化、如何指定对应的方针、如何扩大自己的利润源、如何减少企业的成本等都是可以通过到位的管理来加强的。企业只有不断地深化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企业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