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光伏:寒冬里涌动商机
本文摘要:在整个光伏行业深陷泥潭之际,德州光伏产业的领头羊汉能、泰亨、皇明、旭光等公司的负责人却表现出极大的乐观,站在危与机之外的第三条...
如今,二三线企业接踵传来停产噩耗。浙江光伏中小企业联盟的数据显示,浙江的374家中小光伏企业中,至少有50%处于半停产状态,而在拉晶和切片等环节,停工的企业甚至达到70%-80%。
在游资活跃的浙江,出现停产潮并不出乎意料。浙江游资尤为疯狂的运转,大量“半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半路起家的光伏企业,既没有新能源运营能力,也没有运营经验,陷身泥沼似乎无可避免的。“光伏产业确实是进入了一个整合期。 ”王瑞说。整合之后的新秩序,将以更为健康的肌体运转。
在他看来,今后的整合将集中在两种方式上。第一个是上中下游的全部整合,也就是整个集成系统。从上游生产研发到大规模的加工制造再到下游市场的拓展开发,一整套都由自己也就是一个企业来做。第二个是注重某一个点的整合。比如做生产就做某一个技术的研发,整合全国各地的制造企业,核心技术都从这个点上来挖掘,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直接投入使用,而且做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并且也很容易形成规模化和市场化。
皇明选择了前者。今年进军光伏行业之后,皇明便将业务主要集中于光伏组件,走“自产自销”的路子。皇明的产业链是建立在终端市场基础上的,即客户的最终应用需求。然后在向上游逐渐反馈,从而整合资源形成完善的生产体系,并最终形成产业生产的发展或者规模的扩大。
激发中的内需
2010 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0%,与此大相径庭的是,我国生产的光伏电池出口比例高达95%。我国的光伏产业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在出口的光伏产品中,又有近九成的产品出口到欧洲,一旦欧洲市场受阻,对国内光伏产业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不幸的是,今年年初,德国光伏产业代表与政府达成一致,确定了2011年中期光伏补贴电价加速下调的方案。法国、捷克、西班牙纷纷“跟进”,大幅度削减光伏产业补贴。
然而,全球光伏产业主要依靠欧洲各国尤其是德国政府的高昂补贴来维持高增长。但随着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不少欧洲国家的财政赤字急剧扩大,财力大不如前,欧洲金融业对光伏企业紧缩贷款,欧洲国家挺进光伏的雄心走向低迷,我国光伏的市场受此冲击,顿时昏暗如夜。
因此激发内需以持续拉动光伏产业发展,成为业内“望眼欲穿”的最大利好。
其实,中国光伏市场并不是毫无机会。在政策制定上有着很大的潜力挖掘。
“我国对于新能源的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国民能源危机的意识还仅仅停留在号召阶段,光伏的利用也仅仅在政府照明工程以及大中型的企业主的采购上,而在国外户用光伏系统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普及,而且光伏发电项目也广受市场欢迎和认可。 ”王瑞认为让光伏产业真正走入千家万户,将极大激发国内市场需求。他希望政府对于民用、户用光伏系统的补贴应渐趋明朗。
当前,随着我国光伏组件的严重过剩,下游应用机会正在迅猛增加。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有望将“十二五”期间太阳能发电装机目标上调至1500万千瓦,其中光伏发电目标为1400万千瓦。而此前备受业界关注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也有望近期提高至8厘每千瓦时。一系列政策动向都为国内光伏市场的大规模启动带来福音。尤其5年1500万千瓦的新装机目标的提出,预示着未来 5年国内太阳能发电(特别是光伏发电)市场份额将可能大范围超过市场预期,这对于目前因国外市场需求不佳而陷入困顿的国内光伏全产业链来说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