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 > 正文
可再生能源“大跃进”难行
发布时间:2011-09-06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文摘要:对围绕太阳能发电的产业来说,《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是对当前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方向的修正,毫无疑问,其极大地鼓励产...


  对围绕太阳能发电的产业来说,《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是对当前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方向的修正,毫无疑问,其极大地鼓励产业从单一大规模电站模式向多元化小规模分布,从单一光伏向光伏、光热双向并举发展。这一规划的出台,也将被看作中国太阳能发电产业由粗放式向集约化升级的一个积极信号。

  近日,据相关媒体报道,《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简称《规划》)即将出台。《规划》中提出的太阳能发电装机目标为,到2015年达1000万千瓦,到2020年达5000万千瓦。《规划》还提出,到“十二五”末太阳能屋顶发电装机达300万千瓦,到2020年达2500万千瓦。此外,在2015年的1000万千瓦装机容量中,光伏为900万千瓦,鼓励光热发电,使其目标达到100万千瓦,另外,太阳能热水器推广面积要达到4亿平方米。

  “《规划》的出台是中国能源产业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的出发点与当前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基本吻合。”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能源产业推演

  资料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并且将在3至5年内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尽管中国的人均排放水平仍只有美国的1/4、日本的1/2,中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将是中国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履行对国际社会承诺的重要突破之一。

  有分析指出,当前,中国能源产业发展有两大“硬伤”:一个是中国的能源发展供不应求,能源分布呈现多煤、缺油、少气等特点,煤炭占能源使用比例过高,约占70%左右;另一个是中国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呈现逆向分布,80%以上的煤炭、水能和风能分布在西北地区,而能源需求多集中在东南部地区,未来能源长距离输送格局难以改观。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能源产业整体规划主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逐步降低化石能源比例,提高无碳新能源比例,最终实现依靠新能源作为主要能源形式,这是主要目标;二是通过“西电东送”等工程加快能源向东南地区的清洁转移,同时借助新能源产业实现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自主供应多元化,降低对外依赖性,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地域性分布不均的先天矛盾。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推动上,应加快对上、下游产业链各环节的扶持和培育,特别是对新能源的下游需求市场积极培育,鼓励风电、太阳能、水电、核电、潮汐、生物发电等多种形式电力发展,在资源禀赋优势地区,大力推进规模化发展,建立大规模风电、光伏发电站。同时,逐步推动新能源产业由低技术水平、单一发展模式向高技术水平、多元化发展模式方向发展。”宋亮表示,以过去5年发展成绩为基础,“十二五”将继续全面推进能源产业调整发展,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占总能源消费比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