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目前已上报国务院,近期有望发布。《规划》中提出我国对太阳能发电的目标是:到2015年,国内的光伏装机容量目标将达到1000万千瓦,到2020年,目标至少要达到5000万千瓦。
从国家政策而言,太阳能利用的大发展已经不容置疑,需要讨论的只是路径问题。光伏发电是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但是,从行业看,光伏发电成本是影响整个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光伏企业一直在追求降本增效的最佳途径。当前,利用信息化手段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以走出行业困境,对光伏新能源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光为绿色新能源、海辰空间新能源等知名企业纷纷利用八百客的CRM系统,成功开启了信息化管理之路。
光伏新能源原料成本降低 管理成本变“新高地”
当前,光伏发电在我国已形成巨大的产业规模,长期以来,我国光伏产业采取的是“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近80%的原材料从国外进口,又将超过90%的光伏电池组件产品出口到国外去。欧盟各国对光伏产业的支持政策无疑是国内光伏企业在过去5年持续快速发展的助推剂,欧盟吸纳了我国外销光伏组件的75%。
然而,国内光伏产业长期处于“为他人做嫁衣”的阶段,实际上光伏发电在国内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今年光伏产品价格全线大幅下降,光伏发电从前几年的“过热”逐渐走向“理性”。伴随着标杆电价政策的出台,国内光伏市场有望加速启动。
国内市场的开启带动企业生产规模的大肆扩张,从而导致企业管理成本的增加,此外客户数量的增长也对企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许原材料价格“高地”的突破,可以看作国内市场正式启动的一个信号,但是管理成本的增加、客户服务要求的提高无疑给斗志昂扬的光伏企业泼了一盆冷水。那么,如何攻破这一新“高地”呢?管理者们正在寻找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