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市场,波诡云谲。
在实验室与产业之间行走的杨德仁,似乎对这个市场颇为独到与深刻。
他,发明“杂质工程”;对硅电池和材料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在他眼里,欧洲市场的变幻莫测其实早已注定。
他,倾注多年精力所著的《太阳电池材料》,已经成为入行指南之一。
他,带领下的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始终走在光伏产学研的前端。
虽身处实验室,但熟悉整个光伏产业的杨德仁对于企业与产业总是善意建言,释出最大的诚意。
杨德仁教授是著名的硅材料研究的学者,在掺氮直拉硅单晶相关缺陷与性能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微量掺锗硅单晶技术和理论以及硅晶体“杂质工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绩,掺氮直拉硅单晶已经在国际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上广泛使用,其理论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独特影响。目前,他领导的浙江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硅材料研究小组,是国际上最重要的硅材料研究小组之一。
投身科研工作,却又关注市场风向的杨德仁对光伏产业有着怎样的经历与贡献?在市场环境极为复杂的现在,他对光伏产业又有着怎样的观察?
技术制约格局
硅材料有多种晶体形式,包括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硅材料包括拉直单晶硅、薄膜非晶硅、铸造多晶硅、带状多晶硅与薄膜多晶硅,其中拉直单晶硅与铸造多晶硅应用最为广泛,占太阳能光电材料的85%左右。杨德仁说,“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市场中薄膜材料大概占了15%左右,晶体硅材料占了85%左右,而其中单晶硅与多晶硅大概各占了半壁江山,”厂商竞争非常激烈,一般来讲,做单晶硅的厂家除了少量的大厂之外,普遍存在的是一些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相对来说,投资少、规模小,如果行业发展过剩,这些企业就会存在很大的问题。相对来说,铸造多晶硅就会好一点,铸造多晶硅投资比较大,大公司比较多,集中度会强一些。
薄膜电池材料分为非晶硅薄膜,化合物薄膜主要分为碲化镉(CdTe) 、铜铟镓硒(CIGS)。美国第一太阳能是碲化镉(CdTe)成功的先例,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第一太阳能产能原来排名第一的,去年排名下滑到第三,但是总的来说第一太阳能还是最大的化合物半导体太阳电池厂,第一太阳能成本具有一定的优势。除了第一太阳能之外,也有不少的企业与研究所从事研究碲化镉的工作,但是由于它的制备工艺与设备密切相关,所以真正产业化的成功企业还是很少见。而在国内,四川大学的冯良桓老师长期工作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优秀成绩,目前正在与尚德有进行合作,进行规模产业化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