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硅材料大市场

——专访浙江大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发布时间:2011-12-13 17:23:55     来源: 《光伏产业观察》杂志
本文摘要:光伏市场,波诡云谲。在实验室与产业之间行走的杨德仁,似乎对这个市场颇为独到与深刻。他,发明“杂质工程”;对硅电池和材料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对于如何能让太阳能电池变得效率很高,成本更低,杨教授也给出企业一些建议。他认为企业规模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企业规模大了,成本就会自然有一些降低;企业又会做经营成本控制,这与规模化生产是并行的。第二,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现在的晶体硅技术,作为一个主流技术相对来讲,主体技术比较成熟,虽然都有一些进展,但是缺乏关键性的或者说革命性的进步,因此需要更多的投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人力物力,来研究它,能够会有更多的进展,所以企业一定要成为创新的主体,第三个,企业要和大专院校的合作,前瞻性的工作要关注,特别是大型企业,闭门造车对于长久发展是不利的。如果有个新的革新性的技术出现的话,可能会改变太阳能光伏生产的格局,“所以需要我们的企业一方面做好内功,做好企业相关科研的研发,同时要抬头看路,要关注相关研究方向。”
   对于光伏材料市场的发展,杨德仁教授认为在今后的3~5年之中,晶体硅材料依然是主流。主要是因为,首先由于现阶段还没有一种技术能全面的替代硅晶体材料;然后硅材料成本还会不断的下降。据他所说,“现在有企业的多晶硅达到了每公斤23美金左右的成本,这是一个很好发展。当然,我个人认为这个成本还会继续往下降,所以多晶硅会出现两个趋势,规模较大的企业会不断的继续扩产,成本会继续降低 ;另一方面,小型企业或者早期投资高的企业会感到更大的压力。最后,硅材料晶体增长和制备技术的一些新的进步有可能会带来进一步的成本降低 。例如有可能应用的纳米硅技术,金刚线切割技术、铸造单晶硅技术等等。前沿性的技术变革只有大规模的生产且应用才可能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进步。”
引领产学研发展
  杨德仁教授作为浙江大学的教授,同时是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领头人,他对于光伏行业产学研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贡献。他所在的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硅材料的研究已经有了五十多年历史,在近三十多年中,他们一直在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在产学研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以前的李鹏委员长、乔石委员长都到过实验室视察和指导过。习近平副主席、张德江副总理在浙江省省委书记的任上也到我们的实验室视察过。我们的的特点或者优点的地方就在于产学研结合。”“所以,他认为产学研结合对发展硅材料,发展光伏产业是至关重要的。杨德仁谈起实验室的历史更是饶有兴致得给我们介绍。
  目前光伏行业的产学研已经有很大进步,作为浙江大学教授的杨德仁对于光伏产学研状况似乎看的更为独特与深刻。“在2000年前后国内的光伏行业规模还很小,经济实力也还很弱,国家关注度也不够,大学里也很少做这方面的研究,所以那时候根本就谈不上产学研。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的引导,企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和人们的重视,随着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这方面做得相对较好。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与研究所关注了光伏行业,产学研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进展。”
  杨德仁教授说他们的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就跟相当多的企业有联合研究和合作。但是在合作的时候他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因为大学研究所跟企业的目标不太一样。大学研究所做科研项目是希望发表高档次的论文,这在有些大学科研中占了比较重要的份额。另一方面企业有的时候有点急功近利,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久的利益,忽视了持续科研的重要性。所以,企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