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所趋,发展新能源
长期以来,中国能源消费主要以化石能源为主,而化石能源中更是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76.2%,下降到2002 年的68%,但近些年来,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又有所上升,在我国占据了能源消费的绝对地位。同样,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也急剧扩大。1993 年,中国首度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其原油对外依存度当年仅为6%,但此后一路攀升。2009 年对外依存度突破50% 的警戒线,达到51%。而仅2011 年上半年,对外依存度却已经飙升至54.8%,几次上调石油价格已经将民众的神经蹦得更紧张。因此,面对全球变暖,以及传统能源面临枯竭的全球范围的严峻形势,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势在必行。国家也庄严承诺,到2020 年实现一次能源消费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提高到15%。
近日,在经历了局部试点之后,资源税改革推广至全国的方案被提上日程,并从石油、天然气扩大到煤炭。如果审批通过,诸如煤炭等能源资源的价格将再次提高,火力发电的成本亦将随之上升。这意味着新能源发电与传统能源的发电成本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新能源发电的经济优势进一步突显,这将更有利于新能源的推广和利用,新能源企业也将有可能从资源税改革中受益,成为赢家。
新能源优势已显
《光伏产业观察》: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竞相发展中,如何看待新能源发电?
胡兆光: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从长远来看,传统能源的供给满足不了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无论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还是履行对国际社会的减排承诺,新能源都是重要的补充。目前,国家也在积极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加大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并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能源结构格局。
据有关数据,今年上半年,德国的光伏发电已经首次超越了水电。我相信,中国很快也将迎来这样的日子。尽管从目前来看,新能源发电占据传统能源发电量的比例还微不足道,但是新能源近些年在国内发展迅猛。尤其是长期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处于“两头在外”的严峻局面,发展势头有增无减,并在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等领域不断获得突破。从技术方面,产业链涉及的硅提纯与切割技术、铸锭炉与电池设备制造技术以及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等关键技术,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从产量方面,据有关数据显示,2010 年我国光伏组件的产量达到约8GW,占全球市场的近50%,已连续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从应用方面,为推动中国市场的规模化发展,国家自2009 年来已多次发文,极力扶持光伏发电的市场应用:2006年,国内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仅为80MW,截止去年底却跃升到800MW。虽然和欧美国家的光伏装机容量或国内传统能源的装机容量相比,我国光伏发电规模较小,但年增长速度从2007 年的25% 激增到了2010 年的100%,发展势头不可小觑。截至到2020 年,我认为,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潜力预计可达20GW。
新能源之“新”,意味着大部分涉及新能源的企业面临不掌握核心技术,成本较高以及产品难以进入市场等问题。这就需要有实力的大型能源企业,率先开展新能源研究与实践,为最终实现国家新能源经济发展铺平道路。
记者述评:
一方面,多次出现的“缺电”无疑为包括光伏在内的新能源发电提供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传统能源价格上涨导致发电成本增加,将之与新能源发电的成本逐渐拉近。所以,对于新能源发电来讲,在关乎国计民生的电力供应方面补充作用将日益显现。大力发展新能源,或许才是能源结构调整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