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虎
本文摘要:中国的光伏市场目前有几个细分的市场领域,一个是地面电站、一个是分布式,还有一个是户用的。在大型逆变电站里其中逆变器会用的比较多,特别是地面电站和户用电站里就走向了组串逆变器,所以在中国的市场当前的环境下,组串逆变器变成了一个焦点。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张彦虎
文字实录:
中国的光伏市场目前有几个细分的市场领域,一个是地面电站、一个是分布式,还有一个是户用的。在大型逆变电站里其中逆变器会用的比较多,特别是地面电站和户用电站里就走向了组串逆变器,所以在中国的市场当前的环境下,组串逆变器变成了一个焦点。
组串逆变器的发展趋势到底是什么?我作为厂家也是需要去考虑的,也是经常去思考和反思,我们开发的设备是不是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是不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从客户的角度来看,他们也担心我买的设备是不是符合发展潮流的,还是已经过时的机型?会不会买到别人已经淘汰的东西,未来几年我买的设备会不会持续领先?对行业来讲,我们开发的设备能不能有效的降低供电成本,能帮整个行业解决问题,推动行业的发展,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
我们来看组串逆变器的发展趋势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我们的客户需求是什么?因为它背后的逻辑是说,你所有的发展趋势一定是随着客户的需求、客户的痛点去发展的。如果能解决客户的问题,能解决客户的痛点,它就是发展趋势。客户到底有什么痛点?我们可以用三个典型的应用场景来探讨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比如说在复杂山丘的环境下,可能会存在植被的遮挡,有可能会存在组串之间的前后阴影遮挡,有可能存在不同光倾角导致串联和并联的适配的问题,也有当在充满碎石的山坡上的行走过程中,如果抬着或抱着一台沉重的逆变器的时候,安装和运维就变得非常困难,这些是客户的痛点。如何能转化成产品的语言?可能就需要我们的逆变器路数更多一点,功率密度做得更高一点,让体积、重量更轻一些。当我们在复杂屋顶的环境下,如果彩钢瓦房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它的屋顶温度会超过60度以上,在这样一个热的环境下,逆变器能不能挺住这种高温的环境?第二个,即使你能挺住,能不能耐受住这么高温的环境,导致自己的寿命依然能得到保障?如果在户用或者扶贫的应用场景下,整个电站是非常分散的,那它运维的重要性就非常高,而且农村的电网是非常薄弱,薄弱的情况下可能会反复出现并网、脱网、并网、脱网的现象,影响发电量,如何让逆变器更好的主动适应这样的环境,延长并网的在线时间,减少因为脱网所导致的发电量损失,这也是我们客户所面临的痛点,要解决的问题。
这只是三个非常典型的场景,还有其他非常多的应用场景,这些痛点给产品开发提供了很好的输入,更好的去解决这些痛点就变成了发展趋势,我也想举几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第一,对于中大功率组串逆变器来讲,其实我们在投资电站的时候,客户更希望带来更低的度电成本,更高的投资回报收益,中大功率组串逆变器做大之后,单瓦成本会降低,当然如果我的逆变器的吞吐能力很强,所谓吞吐能力就是我的直流可以接入更多的组串,我在高温情况下扩展能力更强,更加坚强,我的做得更好的时候,在同样组件容量单位情况下,可以更少的使用逆变器的数量,那么你的系统成本会降低,而且功率等级做大之后,在交流侧可以让交流汇流箱省掉,让逆变器的交流直接连接到变压器的侧,同样会带来成本的降低。所以,如果组串逆变器在相对比较大的电站里面,它的功率等级做得更大的时候,会带来更好的收益。
当然中大功率组串逆变器同样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有两个技术发展路线,第一个是自然散热,第二个是风扇强制散热方式,我们可以在实验室45度环境下做一个对比测试,我们会发现逆变器内部的核心关键器件的温升会有比较大的差异,相差了大约20度以上,有风扇散热的逆变器温度会衡量低一些,它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第一个,温度过高的时候对寿命产生影响,我们知道一个法则,如果核心器件温度升高10度,寿命会缩小一半,当逆变器寿命20年的时候,温度差了20度的时候,那么这个逆变器的寿命缩减到5年,对一个25年寿命的电站来讲,对客户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如果我们形容这件事,如果我是自然散热的逆变器,我就是在自然散热的情况下就相当于是桑拿房里,自己在那儿硬挺。如果是风扇的情况下,就相当于我在非常舒适的运行,我可以在外面实际的环境下做测试,比如说两个不同的电站案例,一个是自然散热的方式,逆变器温度高出了16度,另一个电站高出10度,对我们的业主实际上带来非常大的损害,在屋顶的高温环境下,如果有了逆变器的强制散热,可以让逆变器的安装变得更加灵活,它的灵活也可以让逆变器不要等效变成一个烟筒或者等效的变成一个女儿墙,对组件形成了等效的逐宕,当然逆变器可以安装在北面、西侧、东侧,但如果你能平躺或者低角度的安装,那么这个情况就不存在了。
PID问题是2013年到现在依然在谈的,虽然它的机率到现在还没有定型,一个是环境对PID问题会有催化,第二分析它存在的条件,就是组串的等效电位存在一个偏差,从定义角度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是要想办法负偏差消除掉,有一个方式,就是说我用一个在交流侧中心点加一个直流电,等效的把组串的负电位往抬一下,如果形象的讲,没有抬的时候,相当于一个人的腿沉浸在水里面,他就容易得风湿病,当我们在里面垫一些砖,把腿脱离水面的时候,就可以不得风湿病了。解决PID的问题也是类似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预防,而且可以治疗,当组件真的发生偏离问题的时候,我可以夜间加入反偏压的方式,把已经发生问题的组件修复回来,当我在分布式电站中去安装,在屋顶装一个分布式电站,经常会发生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功率在降低,而且会带来工厂用电的罚款,可能有两种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第一个可以额外增加无功补偿装置,第二可以利用逆变器本身所有的无功能力进行调整。逆变器本身具有强大的无功能力,所以我把实时的采集回来之后,让光伏系统它做一个负返回的调整,实时跟踪功率因数的设定目标,让功率因数实时的接近目标,接近目标之后无功的量就要会缩小,可以提升功率,避免屋顶上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所带来的功率因数下降的问题。
现在都想去管理,但它有一个基础,我们必须有相对比较高精度的数据监测,如果不够,可能带来一个精度比较低的分析结果,什么样的精度会达到要求?0.5%的精度要求是满足我们需要的。所以我们在直流侧的组串会对组串的电流有0.5%的监测,可以做故障模式识别,不仅如此,我们希望知道整个组串的特性曲线,怎么去实现它?在每个组串里我都会采集它的特性,或者是一键触发,或者设定时间去触发它。再一个电站里一台一台的进行扫描,扫描完只求可以图形化的,具有地域特征的报告来呈现给你,告诉你在哪个物理位置上的哪一串组串可能发生了问题。可以非常快的帮我们找到所发生问题的组串的物理地点。我要去跨界,说跟踪系统现在用的越来越多了,跟踪系统确实很有效的提高了系统发电量,有8%-20%的范围,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有所变化。跟踪系统有一套自己的供电系统,也有一套它的信息侦测系统,逆变器能不能干这个事?可以把跟踪系统的信息监测的这条线省掉。逆变器的运维能不能干这件事?帮助它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这是可以做的。可以给跟踪系统提供冗余的,当我需要跟踪系统转动的时候,我能保证转动,而不像原来跟踪系统只有单向供电。
另外逆变器拿到监控后台以后,把监控系统的侦测线也省掉了,可以节省一些成本。我们在去场景中,甚至在高温环境下,夜间显示变成一个弱势,变成一个短板,怎么把户用逆变器的液晶屏去掉,让老百姓更容易识别的方式,比如说用LED是很容易代替的,因为地域非常分散,所以我也想到如何更好的后期进行运维工作,又方便安装,又方便运维。如果用现在的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用手机里面的微信或者手机APP去扫描一个二维码,能让这个电站的信息快速的接入到运维平台里面去,如果有问题的话,快速的通过APP、微信能通知到我们的用户和运维人员,无论怎么样先进的技术,其实都是要解决客户的痛点,满足客户的需求。
从客户的应用场景中发掘它的痛点。嵌入到逆变器中变成价值又回馈到我们的客户和市场。所以可以总结一句话,从客户中来,又到客户中去。但无论你的技术多么先进,离不开一个基础前提就是质量。我们知道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这个环境下我没有更好的呈现出我们如何更好的设计我们高品质的产品,但我可以展示我们如何在高精端的工艺流程,以及我们测试设备情况下来把问题挖掘出来,避免流失在市场端。
我们今天所做的光伏行业是为了地球更加绿色,当我们破坏地球的时候,地球必然会摧毁人类,当我们珍惜地球的时候,地球还给我们蓝天白云。整个分布市场也是一样的,当我们珍惜我们的分布式市场的时候,保证我们的产品品质,做好这个底线的时候,这个市场可能培育的越来越大,当你为了短期利益去摧毁它的时候,这个市场肯定会越来越缩小,所以我也呼吁,我们要坚持品质的质量底线,来珍惜我们的来之不易的分布式市场。
前面说到的先进技术,其实在逆变器产品里面已经有所嵌入,并且在实际电站中已经得到了检验,截止今年6月底整个阳光电源的组串逆变器市场保有量达到了10GW以上,在复杂的山丘、屋顶、鱼塘、户用等应用场景都大量应用。我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四川的小金县,这是一个高海拔地区,如果我用强制风类散热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帮助逆变器散热,因为这是一个山丘电站,它是多路MPPT等方式,可以在高温环境下提高更多的发电量。
我们案例非常多,我只举这一个例子。
做一个小结。所谓的发展趋势一定是解决客户痛点,又把它变成产品的特性和功能,嵌入到产品以后又传递给客户,通过产品的方式传递客户价值。不同的应用场景痛点是不一样的,我们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特点对应不同的发展趋势,让我们的产品开发满足市场的需要,满足客户的需要。让我们的客户选择的逆变器是符合潮流,当然再先进的技术必须坚持品质的底线,用我们的品质守护我们行业健康的发展,我们的案例也证明,我们的产品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我的报告就到这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