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16光伏年度盘点 > 正文
配额制破冰
发布时间:2017-01-23    编辑:jinrui   
本文摘要:可再生能源配额制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打破省间壁垒,促进新能源在不同省份间输送消纳的政策。并且在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政策大框架下,还可以发展绿证交易等衍生机制,对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化改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6年是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年初,国家能源局接连出台了《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燃煤火电机组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考核制度有关要求的通知》,初步确立了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基本框架。在《意见》中,全国各省(市、区)都被分配到具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指标,国家能源局会通过派出机构等会根据各省(市、区)的总发电量、全社会用电量、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跨区交易电量等统计数据和行业监测信息,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相关省级电网企业完成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比重指标情况进行核算。根据《意见》制定的目标,许多东部和南部的发达省份将要负担起较大的可再生能源消纳任务,如北京10%、江苏7%、广东7%,这些比重指标对东部和南部发达省份来说并不容易完成。因此,中东部和南方某些发达大省对配额制推进的阻力不容小觑,配额制从研究探讨、制定框架,到正式出台实质性的制度文件,过程漫长,困难重重。国家能源局官员为此曾在公开场合对这些省份喊话,指出中东部和南方省份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情况不尽如人意,有的省与规定的比重目标差距还比较大,能源局表示还将继续加大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推进力度。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打破省间壁垒,促进新能源在不同省份间输送消纳的政策。并且在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政策大框架下,还可以发展绿证交易等衍生机制,对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化改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配额制的具体考核办法尚未出台,对承担消纳义务的省份(市、区)进行考核是保证该制度能切实执行的基础,这将是2017年业界关注的重点之一。
分享到: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