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二:智能制造,提升新能源产业质量和效益
发布时间:2015-11-30    编辑:jinrui   
本文摘要:第一个问题是新能源行业如何实现智能制造。我们做企业已经三十年了,各种辛苦非常明白。事实上在如此金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能够做到智能制造,这是摆在所有有志向,有理想,梦想的企业和企业家面前的一道题目。
 
 
  主持:无锡新能源商会理事长、十一科技常务副院长、华东区总裁 徐湘华
 
  嘉宾:

     蒋锡培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远东集团董事局主席
 
  张甲典振发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
 
  钟宝申西安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建飞上能电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仇展炜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映童华为智能光伏电站解决方案总经理
 
  郭振海中盛集团常务副总裁

以下为文字实录:
 
  蒋锡培:第一个问题是新能源行业如何实现智能制造。我们做企业已经三十年了,各种辛苦非常明白。事实上在如此金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能够做到智能制造,这是摆在所有有志向,有理想,梦想的企业和企业家面前的一道题目。
 
  2025年前,中国制造要走向中国制造或中国创造,肯定离不开全球所有有识之士的高度共识,并为之而努力。同时也要有相应的法规来保障,譬如讲,你对未来可持续发展,没有贡献的产业,或可能会影响我们子孙后代的这些工艺技术产品就要受到限制。
 
  怎么样能够消耗最少的资源,做出性价比最好的产品,这是非常重要的。尽管难度很大,但是它一定是一个方向。有很多的企业,它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机制是非常到位的,就是要做颠覆性的技术和产品。小改小革固然重要,但是解决不了大的难题。
 
  我们现在的物质条件,很多是牺牲了我们的环境,牺牲了我们未来所取得的。这样的粗放式经营是难以为继的。为什么现在的中央政府要把智能制造作为国家战略之一,显而易见,因为它太重要了,它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在全球的竞争能力,全球的竞争优势。我们在座大多都跟我们的新能源有关的企业,远东以及远东智慧能源,旨在这方面能够领先于全球的技术,全球的管理,我们至少不要落在后面太远,因为我们创建了25周年,其中远东电缆就是19年连续全国产销规模,员工人数是排在第一的。
 
  我们现在定位的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系统服务商,也是基于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我们如何能够继续保持领先,这就需要用开放的心态,向诸位做得好的企业,好的企业家学习,能够互相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盈。
 
  在会前跟华为张总也做了一个简单的沟通。他们在全球率先走出了国际化的一步,现在也急迫的需要,中国有更好制造能力和水平的企业能够抱团出海,这个机会是很多的,并不局限于我们中国。
 
  我们现在的太阳能、电力、高铁等等领域都是领先了,但是真正能够像其他国际五百强企业,如此把客户放在第一位,如此把市场经济放在合作经济,同行尽管是竞争对手,但也是重要的战略伙伴的道理,所以我们能够相聚在一起,这么多的同行企业,这么多行业企业在一起共同探讨行业的未来,共同探讨我们至少方向是很有意义的,远东在这方面愿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谢谢。
 
  主持人:蒋主席的远东电缆公司,用他的实际行动,远东电缆的质量,不光阐述了如何中国制造,而且远东的质量在制造行业还是排在前面的。
 
  张甲典,来自于振发太阳能,欢迎张总给大家讲一下。
 
  张甲典:我来自振发的张甲典,振发公司是一家非常年轻的公司,到今天为止11岁,还是一个孩子。同时它还是一个有资力的孩子,为什么做?做光伏服务的EPC在行业里面也算时间比较长的一家公司。从成立时候的十几个人,到目前一千多人的队伍,总共十次光伏工程有3.6个GW,从2012年开始转型做光伏电站投资,目前持有电站1.5GW,所以我对光伏投资这块有一点点感触跟大家分享。
 
  做光伏是非常非常让人振奋,同时又让人心理非常着急。可能算是爱恨交加吧,爱是因为整个光伏发展空间非常大,整个国家的计划也做得非常大。恨,大家都很清楚,整个行业都缺现金流,没有几家企业能过上好日子,都很艰难。要想过上好日子,无非就是怎么提高电站的收益率,所以振发在这个上面也做了很多的尝试。
 
  过去为五大电力做一些光伏的EPC,现在给自己做投资,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更看中投资回报率。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很多研发的工作。其实降低度电成本有很多路径和技术路线,包括整个供应链,产业链里面,从硅料开始,一直到组件,到电气,到设计,昨天会议上,上海电力郭总工有一篇文章很有指导意义,哪些环节能够提高发电量,能够提高多少。其中最重要是采用跟踪技术,可以提高发电量是非常非常显著的,我们做过统计和分析。我们公司目前出台4万多量,单体项目是在永远在甘肃金昌100兆瓦,安装21100台,电站容量100兆瓦,在同一个地方,还有50兆瓦固定电站,我们的合作伙伴在那边也搞了100兆瓦固定电站,这两年统计数据下来,给我们是非常振奋的。在金昌这个地方发电量,第一年提高大概是25%,今年到9月份统计数据仍然有有25%的提高。第一年发电量是2.06亿度电,旁边的电站100兆瓦应该是在1.63亿度电左右。今年还可以达到2亿度电,就是这个电站的衰竭还是比较好,因为我们材料组件,都是我们行业里面数一数二的品牌。
 
  这个技术应该讲验证了一个事实,就是采用跟踪技术,比任何其他的技术对提高发电量的作用要来得显著。但是有一个问题跟大家分享。为什么在中国跟踪技术推广不开来呢?这就回到产品本身,过去做了那么多试点,主要还是产品可靠性不是那么高。振发的产品也可以在这里分享一下,我们的产品是没有电器元器件的,所以相对来说产品可靠性高不少,但仍然还有一些机械上的鼓掌,目前统计下来平均故障率在2%左右,总体上不影响整个项目的发电。我们也有一支专门的队伍在现场进维护。
 
  我给大家介绍这个背景的意思,实际上是通过各种场合来呼吁一下,政府相关部门对技术上的进步不要光关注到产业链,其实系统上的进步仍然很巨大。第二个,相关政策上也可能要做一些调整,跟踪技术在用的面积相对来说会大,其实我们要一分为二看这个问题,对比较宝贵的地方多用地,成本就很高。但是对于戈壁滩、沙漠、这些本身来说,这些土地就是没有什么使用价值的地方,我们多用跟踪的技术其实对改造国土是有好处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大家不相信,可以到现场查看,如果你们相信的话,可以到我们公司网站上看看也可以。我们通过这几年的观察发现一个现象,
 
  做跟踪的电站,它的地表上面长的草比固定的长得好,就说明发电同时可以改造土地,让土地沙化过程推迟,或者叫人进沙退,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而不是坏事。
 
  另外,大家对跟踪这个东西觉得很简单,但是它做得不可靠,其实还是整个制造业对这个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你搞这个产品,为什么大家不敢用?就是因为你不可靠。如果我们把这个产品做可靠了,我相信这个技术对降低度电成本比其他所有技术都来得快,这是我的观点,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们张总讲的很好,振发是在查总领导下,在这个行业十一年,属于行业的老人,今天我们探讨整个行业的质量和效益,刚才张总这句话让我们比较有感触。其实我们再怎么样探讨质量和效益,如果补贴这个事一直拖着不解决,真是四个字爱恨交加。
 
  钟宝申:我们是光伏制造产业链里面的一家公司,在全球光伏产业里面单晶领域我们算是规模最大的一家公司吧。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关于智能制造和通过技术进步怎么样来推动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降低光伏产业的成本,促进清洁能源在社会应用占有更大比例,使世界更加绿色。
 
  在整个光伏产业链里面,其实它的技术争论一直存在,大家在这个产业链里面都知道,中间经历了很多的变化,那应该呢,最早应该是单晶硅的技术,那后来有非晶薄膜的技术,现在在市场占比比较大的是有多晶硅的技术,后面还有很多的光伏技术。
 
  所有这些技术的核心,大家都是为了使太阳能发电成本能够降低。在技术进步方面,应该说光伏产业这些年进步速度是有目共睹的,在座都非常清楚。今天来算光伏发电的成本,我想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算法,我就举一个例子。
 
  现在在宁夏建一个光伏电站,一瓦投资综合算下来,大概7.5块钱左右。25年的发电量是35度,至于每度电的成本看怎么算。如果资金成本高的地区,你会算出一个成本。如果不考虑资金成本,你考虑它的生产成本的话,那又是一个考虑,7.5块,35度电,所以这是有不同算法的。
 
  光伏整个制造领域,这些年争夺的核心,技术进步应该还是在电池制造环节,虽然这里面我们从上游的材料到电池到下游组件,到系统,刚才振发老总业介绍了关于跟踪系统,当然这块对降低发电成本贡献比较大。
 
  但是从整个全球争夺的核心,是在于电池的效率。电池效率是光伏产业一直争夺的核心,这里面有一个因素,是因为太阳能能量密度非常低,日照好的时候就是一千瓦左右,在低密度能量情况下,我们把能量收集起来的成本非常高。这就说明太阳照在地球上的能量太分散,我们把这几千亩铺上玻璃,列上支架,做上背板,这些传统材料做上铝边框,几千亩地光这些成本就是很多,而且这些成本是刚性的。
 
  那么最终就看发了多少电,如果发电量少,太阳能没有前途。如果发电量多,所有的成本全部摊下来了,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太阳能竞争核心一直是效率,在这一点上,大家都在说,在实际应用中大家关注还是不足够的,作为企业在这方面的创新算是比较关注。接下来仍然是这个行业进行创新的核心点。
 
  我们要想降低成本,现在是大家有一个明确的指标,就是转换效率,提高1%,比如组件效率提高1%,如果其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综合系统成本可以降低6%。
 
  怎么算出来的呢?比如现在组件成本是16-17,如果所有成本都不变,提高1%,就相当于多了6%的发电量,那意味着对应你可以减少或者增加6%的投资,是这样来算的,所以效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效率提高6%,这是行业的共识。
 
  另外发电这块,集中在寿命。光伏发电是一个基础设施,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件衣服或者消费品或者快销品,它几乎和房子一样的寿命。前一段时间看到大家收集了大量案例,82年,84年一直到95年,98年,中国最早有84年的,大家想象一下,到现在有多少年了,那它还在工作着,我们测算的时候,他的发电能力居然还能达到82%-83%,已经三十年了,所以太阳能光伏投资是基础设施,使用寿命周期也是它降低成本的核心点。我们认为所有光伏产业在制造中的技术创新,核心在四个点,第一点是效率,第二点是生命周期,第三是光谱的吸收。虽然都是不同技术做得太阳能,但是对太阳能光谱吸收是不一样的,我们知道光谱有不同的波长,不同技术吸收都不一样,都叫一瓦,但是发电不一样,这一点我相信很多人在这个产业很久没有认真考虑的问题,就是你买的一瓦和别人买的一瓦,它的发电是不是一样的,这一点是对行业影响非常大的一点。
 
  还有一点是温度系数,温度系数也很重要,因为我们测试的温度都是25度标准光源下测试,而现实中,在夏季的时候,很多地区太阳一照基本在55-60度之间,这个时候温度系数不同,它的发电能力也不同。
 
  长期寿命核心点就是衰减,它的衰减决定了它将来在长期过程中的发电量。
 
  我认为太阳能在制造端的技术要始终围绕这些,但是在应用端,大家在初期都不在意,如果把它拉长来看,你会发现效率高的产品,温度系数好的产品,永远给你带来的收益,超出了表观上看到的产品,这一点对于整个产业会继续成为产业关注焦点,大家会继续通过效率的提升来对这个产业带来持续的发展动力,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仇展炜:大家下午好,我来自正泰新能源,我们公司的定位也就是电站的投资商以及电站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对我们投资商来讲,电站的质量,以及电站成本的降低是每天都在研究的事情。如果电站的质量提高起来,成本降低了,收益提高,最终实现平价上网,以及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使用,也是我们光伏人的一代梦想。
 
  特别是最近国家能源局刚刚又出台了文件,在十三五期间,五年内每年都要降电价。那么降电价,意味着做电站投资人,电站成本也要下降,不然投资回报就会出现问题。
 
  从我们这几年实践来看,我们觉得三个方面对度电成本影响是非常大的。第一,也就是产品设备的技术创新。我们的产品,特别是组件从原来20几块一瓦,到现在4块多一项,从原来4块多钱降到现在9毛多钱,这也是创新的结果。
 
  目前来讲,我们认为这个地方还是有下降空间的,制造企业在转换效率提升上还是有空间的,而且在设备原材料上,价格的降低还是有空间的,以及光伏的其他产品也有下降空间,发电系统所有设备的技术创新对度电成本影响是非常大的。
 
  第二,电站的集成技术创新,对度电成本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觉得电站从设计开始,你怎么样把这个电站设计好,成本降低,提高质量,使效率提高起来。我们国内来讲,我们一般来说,现在国内电站的效率都只有80%,国外可能达到85%也有,有的差一点做到70%几。这方面技术的提升,效率提高起来,相应的度电成本就会下降,同时系统集成上运用新的技术,比如用跟踪系统提高发电量,在提高发电量的同时,实际上电站成本也在提高,但是只要发电量的提高是大于电站成本的提高(每度),实际上度电成本也是在下降。
 
  第三,政策的设计、创新、落地对度电成本下降也是非常大。我们现在税收政策,我们的融资政策,补贴政策的到位没到位,实际上对电站度电成本影响也非常大。
 
  打个比方说,融资成本非常高,但是可再生能源法律规定,投资清洁能源应当享受低息贷款,也就是基准利率以下的贷款,但是目前大家反映融资成本非常高,远远高于基准利率。从融资成本角度来说,政策能落地,在这方面创新,度电成本也会降低。
 
  还有税收成本,现在很多地方,有各种各样的税,还有各种各样的补偿费用。风电减半征收,光伏政策原来有减半征收到今年年底结束,新的政策还没落地,这些政策落地对度电成本影响也非常大。
 
  今天早上朱明市长也降噪,到今年年底,中国要达到34GW光伏电站,但是据我所知,能拿到补贴的,进入目录的不到8个GW,也就是80%的电站没有进入目录,这对投资电站来说是非常急的一个事情。杨怀进董事长也讲到现在银行不给融资,我如果是银行的话,现在也不给融资,补贴拿不到,你的还本付息怎么付的起来,银行肯定要考虑这个风险。当前最急的是补贴政策的到位,清洁能源优先上网。谢谢。
 
  主持人:下面欢迎华为许映童总经理做演讲。
 
  许映童:去年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方也参加过类似的对话,去年的主题我记得也是创新,说明创新主题始终贯穿于整个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最近很热门的话题就是国家发改委下发了一个征求意见稿,到2020年目前上网补贴电价在现有基础上还要降低20%,其实政策的出台,华为公司,我们自己内部也组织了对文件的解读,包括对我们公司发展的影响。
 
  从短期来看,整个投资收益可以直接看到是下降的。但是这样一种政策和路线图的出台,对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从元气来看还是利大于弊的。
 
  按照这样一个补贴政策之后,整个这个行业一定会走向从政府的补贴到平价上网,从外部激励到内部持续增长的行业,只有那一天早日到来,这个行业才能真正的繁荣,能九可持续的发展。
 
  华为公司作为智能光伏电站整理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我们不会进入投资,也不会进入运营,专注于把解决方案做好,为我们的客户,我们的EPC带来持续的价值。
 
  其实这样一个降价路线图的出台,为我们创新指明了方向内部我们团队提出一个目标,我们技术创新的速度,一定要大于电价下降的速度,比如5年下降20%,那么我们给客户投资增值一定要大于30%才能可持续发展。
 
  如果你的电价每降低1分钱,如果单纯降成本的话,那必须降低1毛钱才能维持同样的IIR。要保持持续合理稳定的回报,我们认为,我们的创新围绕三个方向,
 
  首先,成本持续降低,无论是部件降低是毋庸置疑的。第二点也是非常关键的,包括部件的效率,系统效率提升也是非常关键。特别从部件效率优化有它的局限,如果把每个部件能够优化组合在一起,系统效率再去挖潜力,这个潜力还是非常大的。其实我们内部对这块也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路线图,在整个系统电站效率提升。
 
  第三点是整个电站需要运行和管理25年的。最近可能有很多人如果家里来做装修,可能看到报价和五年前,十年前有很大变化,以前料本占很大比重,但现在人工成本超过了料本。人力成本持续增高一定是大的趋势。怎么样降低电站25年维护成本这块也是非常大的开销。所以我们围绕初始成成本投资的降低,包括25年维护成本的降低,这块有大量的团队在进行研究。这些成果也希望跟行业分享,这是目前几个创新的方向。
 
  第二个,我们任何一个公司,只能在产业链里面做一个环节,最多两个环节,如果行业通吃是不可能的,这么多创新一定有赖于行业的上下游,包括投资方,设计院,系统集成商等等,各个领域的强者,真正联合在一起,能够把我们优势资源共享在一起,我相信对这个行业创新发展可以大大加快这个速度。
 
  我举个例子,目前正在跟美国(公司)跟踪器的供应商,就做了一个简单的改进,把跟踪系统控制系统,包括供电系统和我们逆变器集成,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实际上对跟踪支架竞争力提升和系统竞争力提升大大前进了一步,类似这种案例非常多。
 
  第三点,前面讲创新,讲未来,实实在在我们看到过去很多厂家,包括很多投资者,投了25年电站,发现三年之后,五年之后,所有供应商都没了,这个故事在全球都在发生。作为有责任的企业来讲,华为也在讲,老板也在讲,华为公司企业最基本目标是能够活下去,作为企业经营者,管理者来讲,对这个产业还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我们怎样样能够持续稳健的经,我们至少要活比电站25年要更长,这也是对客户负责的态度。
 
  华为在这里做一个呼吁,因为这个产业给了我们非常好的机会,我们也希望把我们从市场上获得的回报,每年投入超过10%以上用于持续的研发投入,用于带动这样一个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加快平价上网的过程,同时我们也是希望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环境,希望所有合作伙伴一起,其实我们目标是共同的,就是怎么样能够尽快把光伏这个行业走出补贴期,真正能够可持续,通过内在的生长。
 
  我们团队也有自己的一个梦想,最近老板也给我们这个团队一个定位,希望我们像因特尔学习。因特尔每一台高质量笔记本上面都有一个标志,也希望把高质量的标准植入到光伏电站里面,代表着整个电站的高效发电,安全可靠,真正为投资者贡献25年,谢谢大家。
 
  郭振海:在座各位,下午好,请允许我用几句话把公司情况说一下。中盛现在是两大模块,一块是制造,就是今天要讨论的制造板块,第二是解决方案板块。制造板块,开始于2005年,主要是从事电池片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出口90多个国家,累计也有5个GW出货量。
 
  第二个板块也是集团的战略重点,解决方案板块,主要是从事电站的开发、电站EPC总承包、投融资、运维。到今年年中完成超过700兆瓦的电站,其中EPC大概500兆瓦左右。这两年时间主要是开发交付了,包括以色列、罗马尼亚、美国北卡、智利超过七个国家,单体最大的公共事业性的地面电站。目前公司同时也是法国电力,还有美国杜克能源、全球最大的独立电力公司AES,我们指定的EPC服务中国合作伙伴。我们公司两头都有在做。
 
  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我们也非常有体会。一方面是制造方面怎么样降低成本,电站方面怎么提高效率。前面几位大佬都讲的差不多了,到我这儿也估计没剩下什么。
 
  我谈一下关于成本的看法。直接成本,这方面比较容易体会到,在财务报表上也容易体现出来,产品的材料成本、产品的制造、产品的人工。材料成本方面,降低材料成本首先基于不能降低质量的前提下来做。举个例子,十年以前电池片厚度是500微米,现在到200微米,可能将来180微米,150微米都有可能。以前我们用4毫米玻璃,现在3.2毫米玻璃,搞不好可能会到2.5毫米,但是现在我们发现隐裂出来了。
 
  制造环节,比如导入新的节能材料的应用,前两天听一个朋友在说,关于硅料制造环节,虽然我们没有在做,但现在有流化床法,包括瓦克在用的,这应该是技术上的创新吧,不用原来的西门子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能桥。降低能耗前提下,一方面减少污染,同时也降低我们的材料成本。我们用一些节能材料,包括节能工艺能够降低制作过程中的成本,这是我们探讨的方向。
 
  人工,其实降的空间不大,本身人工成本在涨,给人家花钱少,人家吃不饱,心情不好,影响生产效率,所以现在更多是用全自动化,包括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来减少直接人工的成本,提升生产过程中的效率。
 
  还有一方面是间接成本,主要是反映在电站的收益上,如何提升电站的收益,刚才也有同台专家说到,比如说电池片在低温度系数上怎么样提高效率,这是应用方面的,我们的研发更侧重产品应用端。
 
  比方说如何延长使用寿命,跟减少衰减是绑在一块说的,常规组件产品20-25年,现在双玻产品出来了,将来有更新的材料出来,能够让产品达到40年,50年,那么单位成本也就在下降。
 
  另外怎么样降低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衰减。好比说现在很多地方,很热的沙漠地方有PID(音)的问题,用抗PID电池,尽量减少PID对组件衰减的影响。
 
  还有在环境方面,我们使用环境方面的体会,之前有推一些产品出来,比如说以色列帮EDF做的项目,也要选择说,防烟雾组件,我们就采用了比如说阳极抗氧化技术,让产品寿命更长一些。
 
  我们去年在英国做了将近80兆瓦的项目,在英国冬天早上10点天才亮,下午3点天就黑了,实际上组件在3-6点天完全黑之前,还是在发电的,英国客户是希望在弱光情况,还能提升组件效率。现在还有余光互补的项目,受到潮湿比较大,怎么在视觉源方面做得更好,这都需要去做探讨。
 
  之前有一个沙漠地带建的电站,组件装的量比逆变器容量会多一些,实际上这并没有影响到整个发电,相对这个单位成本也会有一些下降。
 
  我们最近还在推COM组件,在中间装一个控制芯片,能够追踪组件发电效率和发电点,在单片组件受到阴影遮挡情况下,不会影响到整串组建的成本。
 
  李建飞:谢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我们上能公司是一家逆变器企业,专注于逆变器产品的研发、制造和生产。
 
  今天题目,我想就着如何提高光伏电站质量和效益话题讲一讲。上能公司2009年开始进入到中国光伏产业,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其实质量和效益是很大的话题。我就围绕做逆变器方面谈几点。
 
  光伏电站是一个特殊商品,有25年寿命的要求,对质量要求也是特别地关注吧,如果说质量不好的话,很多盈利的前提都不存在了,所以质量对光伏电站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光伏质量,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在设计方面要特别重要。一个好的产品,一个好的方案是设计出来的。光伏电站发展到今天,但是也经历了各种环境的工况。比如沿海地区的光伏电站,如果简单拿平原地区的设计方案,简单复制到沿海地区就会出现很大问题,最后追究起来不一定是产品本身的问题,可能产品在其他地方用的是好好的。
 
  在沿海地区抗腐蚀,抗烟雾方面没有特别考虑的时候,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所以好的电站在设计电站初期就要做到充分的考虑。
 
  还有在潮湿湿热的地区出现PID的问题,如果早期电站没有考虑问题,电池出现PID效应,对电池效益影有关很大的影响。所以真正高质量的电站需要从设计出发。
 
  第二点,一个好的电站要由优质的各个电站的组成部分构成,也要求我们全产业链,整个光伏发电全产业链都能够把质量作为第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来考量。光伏发电一直是依靠国家补贴在运作的,其实我们作为产业链其中一个成员,也很担心,如果国家政策有大的变化,对我们压力也很大。特别能源局提出电价补贴下调的讨论稿,其实对于整个光伏发电行业,既有压力,又有挑战。
 
  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更要求产业链上的厂家能够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既能降低产品的成本,不以牺牲产品质量为前提,也希望在价格竞争很激烈的今天,依然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更重要的是广大业主对电站质量意识的提升。整个电站价格压力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在电站质量意识上更应该提升。我们不能说一分价钱一份货,但是我们要从25年高收益角度上做一些理性选择,而不应该一味把价格作为唯一考量因素。
 
  在效率方面,特别是逆变器方面,在效率方面提升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单纯一个点上去提升效率,已经非常的困难。我们应该跳出来,换一个角度考虑,比如说从整个系统方案上去考虑提升效率。
 
  这里简单提一下上能推出的集散式光伏逆变器的系统。不仅在发电收益上有了提升,而且在系统电站造价上也有降低,所以对整个光伏行业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
 
  1500福高效发电系统,其实也是从方案上进行创新,而不是其他部件本身。上能公司也做了快速的跟进,会在近期推出模块化的1500福高效逆变器系。预计整体的电站发电收益会有1%以上的提升,而且系统造价平均每瓦降低1.5毛钱左右。
 
  上能公司想用不断地技术创新,为中国广大业主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光伏逆变器解决方案,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李总,今天各位嘉宾讲的都很不错,我作为主持人,最后插一句话,其实我们今天作为智能制造和提升新能源产业质量和效益,这个话题相当不错,而就目前来讲,目前这个产业来讲,平价上网已经成为一个目标,补贴下降已经成为了定局,在这个里面电站终端成本下降,政府应该做前端的项目开发,包括土地,路条成本怎么降下来。还有其他是我们行业同仁可以做的。第一点怎么做智能制造,怎么样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我们在系统集成方面怎么样提升集成的质量和效率,这两点很关键。
 
  好,本次对话到此结束,谢谢。
分享到: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