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媒体聚焦发改委发文下调2018年光伏发电价格,强调完善市场价格机制。此外,国家发改委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发电行业获得首批“入场券”。油气行业,“两桶油”均宣布首批矿权内部流转项目落定,国有油气巨头的上游改革跨出重要一步,也引发多方关注。本期热点话题详见下表。
监测周期:2017.12.18-2017.12.24,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8年光伏发电价格下调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日前,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降低2018年光伏发电价格,积极支持光伏扶贫,逐步完善通过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等具体政策。
《通知》规定,2018年1月1日之后投运的光伏电站,一类、二类、三类资源区标杆电价分别降低为每千瓦时0.55元、0.65元和0.75元,比2017年电价每千瓦时均下调0.1元。2018年1月1日之后投运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对“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全电量补贴标准降低为每千瓦时0.37元,比现行补贴标准每千瓦时下调0.05元。此外,《通知》还强调,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作用,鼓励地方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光伏发电就近消纳配电价格改革和市场化招标定价试点,逐步完善通过市场发现价格的机制。
【舆论观点】
《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的通知》的发布将对光伏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国内主流媒体给予了重点报道,并进行解读。
首先,媒体和业内人士聚焦发改委下发《通知》的原因。中国证券网援引业内人士的观点表示,此次上网电价下调的原因包括:光伏电站效率提升,电站成本下降;光伏上游企业盈利能力强,电站规模不断扩大,说明行业利润高,有调价空间;国外光伏电站成本也在降低,电价也在不断下降,最低电价已可降低到0.2元/kwh,因此,光伏行业有降价空间;2016年光伏领跑者项目招标电价,也反映出光伏电价有下降空间。中国资本证券网援引业内人士的分析观点表示,此次光伏价格调整幅度符合预期,而光伏发电价格的下调也意味着光伏产业链正处于景气的时代。也就是说,一方面因为光伏行业的生产企业盈利能力变强,成本降低,所以光伏发电价格有了调价空间。另一方面,光伏侧平价上网也成为可能,由此也将拉动需求放量。
其次,媒体和业内人士对《通知》将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解读。国内光伏发电上市公司通威股份等迎来大涨,显示出投资者买入的强劲信心。证券时报网援引华创证券分析师王秀强的观点表示,此次《通知》的出台,外加在2018年630抢装、光伏扶贫、光伏成本下降、技术进步、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加速下,预计2018年光伏新增装机延续2017年趋势,新增装机容量有望超过50GW。
【分析研判】
我国正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各类政策法规近期密集出台。而光伏产业作为清洁能源产业中发展相对成熟的重要一类,在整个行业中受到的关注度颇高。由于此次《通知》的发布,将对明年光伏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国内主流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其中,中国证券网、中国资本证券网、证券时报网、经济参考网、澎湃新闻网、中国日报网等媒体先后发布原创报道,并引发大量媒体跟进转载。这些报道在对该《通知》的具体内容进行介绍的同时,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介绍了《通知》下发的原因,着重强调了《通知》将对整个光伏产业带来的重要影响。
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成本快速下降。调整后的标杆上网电价,能够继续保障光伏发电项目获得合理收益,保障新能源项目投资吸引力,促进光伏全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事实上,这只是近期对光伏产业产生重要利好的政策之一。此前,多个利好政策相继出台。11月中旬,能源局曾发布《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旨在促进分散开发的光伏电站和风电场接入配电网,实现就近消纳;11月30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17年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名单;12月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市场环境监测评价机制引导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旨在推动光伏发电建设运营环境不断优化,引导企业理性投资。这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无疑会对整个光伏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2018年临近,可以预见,光伏产业在新的一年里有望在实现“量”的增长的同时,有望进一步获得“质”的提升。
发电行业获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入场券”引多方关注
试点运行四年多之后,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即将亮相。国家发改委12月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国务院同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下称《方案》)已经印发,这标志着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完成总体设计,并正式启动。发电成为首批纳入行业。
按照《方案》要求,年排放超过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左右的企业将被纳入全国碳市场。其中,涉及电力企业1700余家,碳排放总量达到30多亿吨。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表示,全国碳市场建设将采取“三步走”的方式,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尽快完善三个制度和四个支撑系统,完成系统测试,并在测试的基础上开始真正的货币交易。
【舆论观点】
作为首批纳入碳市场的行业,发电行业将采用基准线法进行配额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案。众多业内人士表示,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对促进电力结构优化、电力行业低碳转型作用巨大。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指出,在碳交易市场中最大的受益方将是低排放、相对清洁的企业,以及通过技术进步进行节能减排的高能源载体企业。中金公司分析师表示,煤电供给侧改革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低效率小火电机组将逐步遭到淘汰。火电企业的投资重心也将转移至清洁能源,抑制火电新增装机。
很多企业对于碳排放交易存有需求,但由于相关政策还未具体开展,所以基本处于观望状态。多位行业专家都提出,未来三年全国碳市场将逐渐成熟,2020年前,八大高排放行业会逐步纳入,相应市场规则和流动性将逐步建立,交易机构、第三方核查将日趋完整。
【分析研判】
近年大面积雾霾爆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节能减排的呼声也日益增高,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全国的建立迫在眉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正在努力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因此,《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一经发布立即引发大量媒体关注。仅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等央媒带动的转发报道超过300篇。
获得全国碳交易市场首批“入场券”的是发电行业,作为能源央企的五大电力集团或将首先受到影响。为让央企给全国企业起示范性作用,我国可能会给央企设定更为严格的碳排放配额。而后期,众多电力企业在全国碳交易市场中的表现,将受到媒体与网民的长期关注。
“两桶油”启动矿权内部流转上游改革跨出重要一步
11月20日,中石油宣布,西南油气田的合川——潼南区块、西昌—喜德区块将由大庆油田勘探、开发油气资源,开创了中石油矿权内部流转的先例。12月4日,中石油宣布今年年中启动的东西部油田矿权内部流转已基本完成,中西部鄂尔多斯、四川、柴达木三大盆地及部分外围盆地共16个探、采矿权区块从西南油气田等3个地区公司流转到了大庆等4个地区公司。
12月18日,中石化宣布,华北油气分公司和河南油田已正式签署旬邑-宜君矿权区块移交协议,该区块正式流转至河南油田。此举标志着中石化也启动了矿权区块内部市场化流转改革。
【舆论观点】
业内普遍对两大石油公司的这步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矿权内部流转”将会成为打破“区块制度”的一种手段,成为石油产业上游改革的新趋势。特别是对于稍早完成的中石油,不少媒体都在报道中强调这是中石油历史上第一次进行如此大范围的矿权流转,中石油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于矿权内部流转的思路,有媒体总结“两桶油”均在低油价的背景下,通过盘活油田板块资源资产,以市场化的模式探索新的体制,实现效益最大化。有分析称,此举的优势在于可以让老油田的人员和技术在新油田发挥作用,不仅能缓解老油田资源匮乏的困难,同时也让一些无事可做的职工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不同于多数媒体展望改革后的美好未来,财经类自媒体账号“金十数据”发文《又亏两百亿?中石化称:“被逼”转让八千万吨油矿!》,将焦点放在改革前的老油田状况上。该文重点描述了中石化部分老油田持续走低的石油产量和日渐衰弱的盈利能力,及中石化在勘探开发业务上巨额亏损的业绩,提出中石化若想通过此次改革在明年的勘探开发业务上扭亏为盈,任务十分艰巨。
【分析研判】
国内最大的两家油企的改革进程一直备受业界关注,此次开展矿权内部流转,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界面新闻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均给出大篇幅报道。油企的上游改革一直被认为是一大难点,此次,“两桶油”勇敢地打破固有的“画地为牢”格局,也能看出“两桶油”对于改革的坚定决心。
在油价低迷背景下,“两桶油”在上游板块的业绩受创。随着油价的逐渐回温及对改革措施的持续推进,油田板块的状况能否如预想中逐渐好转,帮助提高公司业绩,将成为业内未来关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