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兴国县崇贤乡齐分村,地处革命老区罗霄山区。交通不便,村民收入微薄,是典型的贫困村。
“这里距离县城还有4个小时的车程。”从2014年一直参与大学生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贫服务行动项目的志愿者、华北电力大学博士生张衡向《经济》记者介绍,该村电力供应质量较差,村民们常年吃的都是夹生饭,雨雪天停电时有发生。2014年,华北电力大学发起的“绿色电力照亮长征路”能源解困试点项目之一选在了这里。项目得到了中央和地方财政和施耐德公司的支持,采用户用并网光伏电站,为每户免费安装了3千瓦光伏发电设施。到2017年,共有39户贫困户实现了并网发电,结算后扣除自用部分,将多余的电卖给国家。
“今年我们回访时了解到,安装户年平均发电量达到4800度,每年可以获得3000元左右的稳定收益。”据了解,光伏发电设备运行良好的情况下可使用25年。总计可以为每户居民带来约7万元的收益。“我们还组织当地人对光伏设备的后期维护进行培训。”张衡表示。
作为产业扶贫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光伏扶贫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在太阳能年利用小时数1100以上的国家级贫困县中全面开展光伏扶贫工程,覆盖已建档立卡的无劳动能力约300万贫困户。继2014年184万千瓦定点光伏扶贫示范项目启动以来,国家能源局已于2016年下达了5.16吉瓦的光伏扶贫指标。
光伏来扶贫,优势明显
“光伏产业在扶贫方面有很强的优势。”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资源专业委员会政策研究部主任彭澎对《经济》记者说。因为扶贫这么多年,剩下的贫困户都是最难攻克的,以前是培养造血能力,需要贫困户有劳动能力,但老弱病残者失去劳动能力,需要由财政来赡养。相比其他产业扶贫,光伏扶贫具备优质的生产能力,贫困户不需要工作,通过并网销售,不存在销路问题。而且光伏是绿色新能源,具有社会、环境、经济等综合效益。
从各地实践看,光伏发电扶贫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户用光伏发电扶贫,利用贫困户屋顶或院落空地建设3-5千瓦的发电系统,产权和收益均归贫困户所有。二是村级光伏电站扶贫,以村集体为建设主体,利用村集体的土地建设100-300千瓦的小型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收益由村集体、贫困户按比例分配,其中贫困户的收益占比在60%以上。三是光伏地面电站扶贫,利用荒山荒坡建设10兆瓦以上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产权归投资企业,企业捐赠一部分股权,股权收益分配给贫困户。四是光伏大棚扶贫,利用农业大棚等现代农业设施建设的光伏电站,产权归投资企业和贫困户共有。
几种建设模式各有优缺点,在各地都有实施。“关键要因地制宜发展。”彭澎强调,从经济方面看,尽管户用发电能够直接补贴到贫困户账上,减少光伏收益发放的矛盾,在分配管理更轻松,但由于贫困户多是老人,如果老人去逝或者脱贫后,光伏设备面临拆除,收益难以转向,也不利于管理。相比之下,我们还是推崇大型地面电站,在开发模式上,采用交钥匙工程的EPC(即设计、采购、施工一体)总承包模式更有保障,其对质量把控更加严格,而且政府占有一定股份,集中建设、统一管理,确保收益更加稳定,还可以实现异地扶贫。河北省张北县新能源办公室工作人员向《经济》记者表示,县里利用优质的光能资源,新建3座企业自营地面集中式扶贫电站共11万千瓦,已于今年6月30日并网发电,且已经开始产生扶贫效益。
华北电力大学志原者在江西兴国县齐分村帮助村民安装户用光伏板
不过,大型地面电站建设规模通常在10WM以上,每兆瓦需占地30亩土地。而农村可利用土地面积越来越少,未来开发受限。
目前,村级电站已成为国家能源局与国务院扶贫办力推的光伏扶贫主力模式。国家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处长曹哲曾表示,已经上报的“十三五”期间村级光伏电站扶贫总规模约为1000万千瓦。2017年,光伏扶贫村级电站不设规模上限。而且享受补贴及时到位、贷款优惠、土地优惠等政策倾斜。如此,各地光伏扶贫电站开展得如火如荼。
然而,光伏技术性要求强,发电和收益持续周期长,用于扶贫也只是近两年的事,难免会出现一些漏洞,需要不断完善,提高发电效率。
打通部门环节,建立畅通机制
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成为光伏发展的热点,分布式光伏的服务业属性、金融属性和消费品属性日益凸显,以往分布式光伏发展遇到的瓶颈,也将成为光伏扶贫工程推动的难点。
安徽省金寨县是我国光伏扶贫的发源地。坎德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马召宁,曾经参与规划了金寨第一个光伏扶贫项目。他向《经济》记者表示,金寨在设计光伏电站初期,就提出了电网、扶贫、金融等几方共同合作的设想。要保障扶贫的可持续性,必须协调国土、当地政府、电网、银行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优先解决指标、土地、并网、资金、税收、补贴支付等问题。建设光伏电站要配合电网以及电网的升级改造等一系列问题。并网之前,政府和扶贫办要协调进行前期勘探考察,电站选址不合要求、接入电压过低或过高绝对不能做,还要排除电力之外的不可控因素,尊重产业本身的技术要求,而不能一厢情愿地单纯从扶贫角度出发。
另外,扶贫基金本身的资金量和光伏发电项目偏差很大,必要时可引进商业银行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金寨首先确保了扶贫户的资金贷款一步到位,再次确定电网现场情况,确保可以并网,第三确保每年的收益。先行试点做了8008户,在吸取各项户用光伏扶贫的经验之后,才最终确定下一批次的村级光伏项目的容量和要求,以减少不必要的错误。
金寨光伏扶贫的成功吸引了大量的取经者。金寨每天要接待10多个扶贫村的来访者,但只是简单沟通之后,他们就走了。他们认为拿了钱,装几块光伏板,贫困户就能按时领上钱。事实上,情况要复杂得多。金寨县扶贫办副主任时培辅在开始做光伏电站时,每天去10户人家抄发电量,一天不落地抄了半年。对于存在哪些问题,原因是什么都详细记录。即便前期做了很多准备,但运行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很多情况,期间也在不断完善改进,确保稳定发电量。而各地在复制金寨模式时,对产业不做深入了解,产生很多变形,效果也大打折扣。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山西临汾某项目建成并网三年,由于部门之间缺乏诚信和履职责任,关系没有捋顺,政府、银行、电网三方相互推诿,贫困户至今一分钱没拿到,进一步调查发现,中标企业在工程建成一年后就已经倒闭。青海某地光伏电站去年也实现了并网,占用了扶贫资金,但到目前百姓仍得不到任何收益。
而政府部门对光伏产业的不了解,也会导致一些简单粗放的行为,为后续带来很多麻烦,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资金。对此,光伏行业资深专家、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提醒,一些地方政府尚未理解国家光伏扶贫政策,地方政策千奇百怪,应及时说明和纠正。
质量是命门,谨防建成豆腐渣工程
户用和村级电站门槛较低,个人都可以参与工程建设。实际上,设计、施工、材料质量、安装朝向方位角等,都是影响发电量的因素,技术要求较高。
“光伏发电的设备质量和安装质量一定要可靠。”彭澎解释说,“村级和户用电站是通过招标选取安装商,而且是低价竞标,中标企业是否具备质量管控能力,面临很大挑战。光伏设备通常能够运行25年,质量要求是25年内发电量衰减要在20%以内,而低端设备运行发电量衰减要比正常范围值大,导致发电量和收益减少过快。而即使较差的光伏设备,初期发电量也能够达到要求,设备质量需要长周期的监控才能显现。因此,需要建立行业标准,严格要求扶贫电站设备造型,选择行业内一线品牌,从源头保证电站25年的安全可靠运行。”
而在招投标中,一般光伏组件中标价要7元/瓦,而有些企业能做到5元甚至更低。这就导致在后期建设阶段,难免会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这种一味的低价需求又催生和助长了市场的造假行为,浙江一些小厂专门生产一些贴牌产品。专业人士在摸底调查中发现,某些省份有相当一部分光伏扶贫项目使用了这些贴牌的产品,很难长期保证产品质量。一位光伏领域资深的专业媒体人士向记者透露,地方政府在招投标期间,亦存在违规的暗箱操作,例如将指标分成小块进行招标,确保本地一些不规范的小企业中标。不少中介机构也浑水摸鱼,声称能保证中标,公开索要好处费。“因此,需要进一步严格承建单位和光伏扶贫的准入条件,强化第三方技术评审和管理。我们不想看到3·15打假上出现光伏设备,那样产业很可能陷入冬眠期。”马召宁表示。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原理事长石定寰和王斯成曾撰文强调,不能仅仅以“低价”为导向,为了降低成本,选劣质的、不负责任的厂家的产品以次充好,最终把利国利民的好工程,做成豆腐渣工程。
2017年建成的金寨光伏电站项目,已投产运营
专业运维,保障发电效果
光伏扶贫是一个技术性很强、时间跨度很长的工程,维护、维修等环节才是真正影响光伏扶贫后续效果的关键因素,但目前看重视程度不够。
彭澎向记者表示,光伏发电的收益期长达25年,贫困户的房屋质量普遍较差,户用电站建在贫困户的屋顶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隐患也会增加。光伏毕竟是电力设备,一旦发生雷击或者极端天气,没有专业的维护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目前看,村级和户用电站小而分散,有些靠村级电工来维护,难度比较大。而当地政府需要自己找运维公司来维护,成本高,头几年设备可能有人管护,后期是否一直具备维护能力,还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后期管理问题。
协鑫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是承建光伏扶贫项目较多的一家民营企业,其副总裁赵惠根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说,运维工作要在扶贫电站的施工阶段提前介入,即从设备安装阶段起就应当全程参与,这是做好扶贫电站运维工作的基础。同时,根据扶贫电站的规模和形式,采取后台监控、现场巡检和供电公司检修三方联动机制。今后,运维服务更多依靠智能运维平台,具备实时远程监控、故障识别分析、智能任务派单、手机APP巡检等运维功能。
金寨光伏扶贫项目,在安装前要求每户出5000元钱。因为确实出现过光伏电站前脚建成,后脚就被砸、被盗等现象。马召宁对记者说,在政府的协调下,我们为光伏设备投了资产保险,一年保费20元,其中10元由贫困户支付。这种制度安排,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村民维护光伏设备的责任心。专业媒体“光伏们”创办人张超告诉《经济》记者,目前,有些地方政府招标建设时,要求企业增加运维服务5-10年,如果期间企业倒闭了,政府还要具备承担相应风险的能力。
彭澎表示,未来希望能看到更有效率的光伏扶贫模式。村级和地面电站扶贫有更加公开透明的机制,每年对口帮扶哪些贫困户要进行公示。维护好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与管理,保证更好的扶贫效果。针对多数扶贫电站容量小、对工程和设备质量确保敏感度高的特点,可按区域建立统一的集控系统和运维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运维、提高运维质量。
目前,光伏产业发展向好,光伏扶贫惠及百万贫困户,肯定是件好事。业内专家表示,扶贫本就是件公益事业,更要做成良心工程,千万不要做成呼啦一阵风吹过,电站建了,厂家领钱了,后面没人管了。呼吁光伏行业及相关管理部门,能够从产业初心以及管理制度、标准等层面推动光伏扶贫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