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连续的爆发,我国的光伏行业已经步入了平价上网的前夕。虽然面临补贴下调的压力,但是产业链相关生产工艺正在改进,电池效率也在提升;与此同时,在多项政策的支持之下,非光伏成本有望得到下降,所以补贴的下调应该不会对行业造成太大的影响。在此情况下,2018年我国光伏产业将持续火热状态,有望维持45GW左右的装机。
行业加快发展市场竞争逐步提升
从2015年的全面回暖到2016年史无前例的抢装潮,再到2017年分布式光伏的全面爆发,光伏行业的发展速度一年比一年快,120GW的累计装机提前三年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而且这种势头有望保持下去。在此情况下,行业对于补贴的依赖正在减小。另一方面,补贴拖欠金额的逐年扩大正成为整个新能源产业的隐疾,从近来发布的政策来看,国家正在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同时加速新能源补贴的退场。
无论是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还是补贴拖欠问题的逐渐凸显,都预示着光伏补贴将加速退出历史舞台。虽然行业对于补贴的下调已经有所准备,但是其带来的收益下降却是实实在在的。面对收益下降,行业需要的是进一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粗放型的扩张,很多光伏电站存在各种质量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光伏市场就必须淘汰落后产能,向高效化方向发展。在此情况下,市场竞争正在逐步升级。
根据国家能源局、工信部以及国家认监委发布的《关于提高主要光伏产品技术指标并加强监管工作的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市场准入门槛分别提高至16%和16.8%。而领跑者计划也提高了相关标准,最新一期的应用领跑基地采用的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应分别达到17%和17.8%以上;技术领跑基地采用的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应分别达到18%和18.9%以上。
市场准入门槛的提高可以一定程度上杜绝低效产能流入市场,提升光伏电站的整体质量,能够有效加强光伏电站的盈利能力。与此同时,一直作为行业风向标的领跑者计划对于所采用组件的标准提高也在引导行业向高效化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去年下发《关于完善光伏发电规模管理和实施竞争方式配置项目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对未确定投资主体的光伏项目,应通过招标等竞争方式公开选择投资主体。对已开展前期工作且已确定投资主体的项目,通过竞争性比选、优选等竞争方式配置年度建设规模指标。在这项政策的号召之下,2017年度多个省市出台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竞争性配置办法,对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进行了公开竞争配置。今后的光伏项目或将都采用公开招投标、竞争性必选等方式确认投资主体,而竞争性配置拼的就是企业的竞争力,更低的上网电价、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才是拿下一个光伏项目的基础,这对于那些竞争力强的企业或许是好事,但对于那些竞争力弱、成本居高不下的企业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毫无疑问,竞争配置在促进光伏发电成本和上网电价下降的同时也在倒逼光伏企业“降本增效”,加剧行业竞争。
光伏巨头疯狂扩产中小企业承压
虽然光伏行业发展前景向好,但是市场竞争却在不断升级,光伏企业“压力山大”。在此情况下,各大光伏巨头却开始了疯狂扩产。
根据公开资料,保利协鑫在今年发布了6万吨的扩产计划,预计到2020年,其拥有的多晶硅产能将达11.5万吨。该扩产计划分三阶段实施,预计首期2万吨多晶硅产能将于2018年第二季度前完成,二期2万吨在2018年底前完成。
隆基股份的单晶硅片产能预计到2017年底将达到15GW,2018年底将达25GW。
中环股份在2017年底单晶硅片的产能有望达到12GW,在2018年底单晶产能将达到23GW。通威太阳能2017年11月18日在成都基地正式启动10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2018年在电池片领域产能将超过10GW,未来3-5年,电池产能规模将超过30GW;在晶硅环节,目前通威的产能是两万吨,到2018年通威的多晶硅产能将达到7-8万吨,预计到2020年,通威在乐山、包头的两个基地多晶硅的产能有望达到各10万吨。
据统计,仅仅单晶环节,就有十多家企业有扩产计划,其合计产能在2017年将达到38GW,相比2016年扩大了一倍以上,2018年全国单晶产能更是有望达到60GW。此外,晶科能源、阿特斯等企业也有扩产计划。在市场竞争渐趋于白热化之时,各大光伏巨头不约而同的疯狂扩产着实让人惊讶,但细思之下却也有迹可循。
目前来看,由于逆变器、支架、电缆等BOS成本下降空间小,未来几年的成本下降依然会是在组件端。所以光伏行业成本要进一步下降,组件价格就必须降低。组件价格的降低需要的是技术的革新与升级,在这方面,金刚线切割工艺的改进,以及黑硅制绒、钝化技术的推广为组件成本的下降提供了出路。但是问题在于,具备金刚线切割工艺改进、掌握黑硅制绒、钝化等先进技术的企业并不多,所以没有掌握这些先进技术的厂商将无法降低成本,也就失去了竞争力。所以在组件价格下降的整体要求之下,掌握先进技术的光伏巨头企业与没有技术的中小企业将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市场境遇。在疯狂的扩产潮之下,光伏巨头企业将持续扩大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在此情况下,多晶硅、电池片、组件等环节的利润将会向有技术优势并及时扩产的企业集中,而没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将会丧失生存空间,渐渐被市场淘汰。
良性竞争才是行业持续发展的保障
有序的竞争是行业进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之下,只有质量最好、效率最高的产品才能抢占市场;只有产品过关、服务过关的企业才能成为光伏项目的投资主体;只有及时降低成本,加强技术创新的企业才能与光伏一同成长。从这一方面来看,激励的市场竞争正引导光伏行业趋于成熟。
但是无序的竞争却会给行业带来伤害。譬如有部分投机者看中行业监管等方面的漏洞,欺骗不了解实情的老百姓,将由劣质产品组装起来的光伏系统卖给农村用户,在骗取补贴的同时还让老百姓血本无归。也有些无良的商家,拿着质量不佳的产品,故意压低价格,利用用户贪便宜的心理将劣质产品卖出去。甚至有企业不考虑成本等因素,一味压低价格,形成了恶意低价竞争。
所以光伏行业在加强市场竞争的同时也需要防止恶性竞争,为行业营造一个良性发展的环境。而政府应该加强监管,防止市场上无序、混乱的竞争。譬如在第三批光伏领跑者优选中已规定:为尽可能防范企业恶意低价竞争,此次新增领跑者基地在竞标过程中明确申报最低电价比次低电价每度电低5分钱以上的,直接判定不得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