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渭北高原的长武县平均海拔在千米以上,干旱少雨,年平均光照2100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县域电力环网架构完备、消纳能力较好。2015年以来,在脱贫攻坚的探索实践中,长武县立足实际,借力阳光,全县建成光伏发电系统67处4.2兆瓦,累计发电收益137万元,带动贫困户1180户,户均分红1200元,形成了“幸福院+光伏”“养殖圈舍+光伏”“四荒地+光伏”“停车场+光伏”“特色种植+光伏”等光伏脱贫模式,光伏扶贫的“长武模式”初显成效。
长武县在光伏产业扶贫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控二破三创新”的发展新思路,形成了一整套光伏扶贫管理运营新机制。“一控”,即控制规模,按照“即发即用、就地消化、环节最少化、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按照人均1千瓦的标准,确定光伏发电系统建设规模;“二破”,即破资金难题、破并网掣肘将金融扶贫与光伏扶贫有机结合、相互推动,对特困户无法自筹的资金,实行无抵押无担保金融扶贫贴息贷款。县财政专项列支200万元设立了政府光伏扶贫周转资金,由县电力局周转解决并网杆线费用,并给贫困户预付电费;“三创新”,即创新招标管理、创新结算方式、创新互补模式。同时,在全县积极推行光伏收益镇办帮办制度,由光伏扶贫户所在镇办统一收集相关材料,到县电力局进行一站式办理,统一兑付,解决了特困群众上县难、手续多的问题。通过发展光伏产业,稳定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增强了贫困户内在发展动力。
今年,为解决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无长效稳定脱贫产业、多数贫困户因多种原因无法到村外就业的现实问题,长武县积极推广“三变”经验,运用“三变三补”模式,即:村级闲置建设用地、废旧庄基、四荒地变为光伏农场土地股份;县上注入的财政扶贫资金变为光伏农场的资金股份;贫困户劳力变为光伏农场的人力股份;光伏农场的产权由村委会全部或部分持有,补齐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短板;光伏发电与组件下的种养业有机结合,补齐贫困户收入低的短板;贫困户在光伏农场长期作务、按劳付酬,补齐贫困户参与度不高的短板。采取“智能光伏+特色种植+农民就业”的形式,在全县97个贫困村建设80-100kw的村级光伏农场,利用光伏组件以下空间种植油用牡丹、紫花苜蓿、药材等,利用苜蓿等农作物饲养畜禽,实现了光伏、种植、养殖立体式增收,形成了“光农互补”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