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 > 正文
大同借“光”扶贫走出阳关道
发布时间:2017-01-13     来源: 大同新闻网
本文摘要:为大力宣传基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今起,本报继续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农村、农民群众中采访报道。
  
  为大力宣传基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今起,本报继续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农村、农民群众中采访报道,反映国家扶贫政策给贫困地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群众对我市加快建设美丽富裕幸福大同的坚定信心和美好期待,推动“走转改”活动不断深化、不断提高,营造热烈喜庆、昂扬向上、团结和谐的节日氛围。
 
  临近春节,记者来到天镇县南高崖乡大老沟村,只见一座光伏电站很是夺人眼球。80多岁的贫困户刘文祥高兴得合不拢嘴,见人就念党的政策好,因为村里刚收到一笔数目不小的钱,年前就会分到贫困户手中,不但今年可以过个好年,明年的生活也有了着落。“这样的好事,咱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遇到,能有这样的好事全是借了村里这个光伏电站的光!”记者走进村里,刘文祥激动地说。
 
  去年以来,天镇县充分发挥太阳能资源好、闲置荒山荒坡多的优势,把发展光伏产业和实施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县12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光伏扶贫村级电站全覆盖。记者了解到,为确保光伏电站的质量和扶贫效益,该县在光伏扶贫工作推进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通过采取“百村一站”的集中连片规模化建设和“公司+电站+贫困村+贫困户”的运营模式,不但大大降低了运营维护成本,而且以公司化运作为操作平台,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分配和以户识别、以户分配、以户脱贫运作模式,确保了光伏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收益的合理分配,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效果。
 
  为了早日让贫困户享受到这一惠农政策,该县由政府筹资,提前垫付2017年120个贫困村的光伏电站扶贫收益资金,共计960万元,每村8万元,60%以上用于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深度贫困户的基本生活费用发放,每年每户不低于3000元,其余用于村级公益事业。这样一来,村里的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深度贫困户的基本生活费用有了保障,村集体也有了经济来源,可以组织贫困户做好村里的公益事业,像垃圾清运、护林防火等工作都能及时跟上,也直接鼓励贫困户依靠劳动所得增加收入,激发了内生动力。大老沟村党支部书记刘顺峰对记者说:“有了这8万元的光伏电站扶贫收益资金,村民的生活更好了,全村老少的脱贫劲头更足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