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策 > 正文
《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16》聚焦电力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2017-07-13     来源: 中国能源报
本文摘要: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开,电力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市场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记者何英报道:“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开,电力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市场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7月5日电规总院发布的《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称。
 
  《报告》指出,2016年电力工业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电力工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具体来看:
 
  电力工业发展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截至2016年底,我国电源装机及并网规模多项指标位列世界第一。全国发电装机总量达到16.46亿千瓦,其中火电10.54亿千瓦,水电3.32亿千瓦(含抽水蓄能0.27亿千瓦),风电1.49亿千瓦,太阳能发电0.77亿千瓦,核电0.34亿千瓦。“西电东送”规模达1.8亿千瓦。2016年,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达64.2万公里,同比增长5.7%;220千伏及以上公用变设备容量34.2亿千伏安,同比增长8.3%。
 
  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持续提升。2016年,风电规模达1.49亿千瓦,占比提高至9%,稳居第三大电源;光伏发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规模达7742万千瓦,占比提高至5%,跃升为第四大电源。2016年非化石能源装机达36.7%,比上一年度提高2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3.5%,比上一年度提高1.4个百分点。
 
  火电机组结构持续优化,煤耗水平持续降低。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比例明显提高。2016年全国火电机组平均供电标准煤耗率降至312克/千瓦时,比上一年度下降了3克/千瓦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此外,电力重大工程项目稳步推进、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行业管理不断加强。不过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电力转型发展任重道远。“一些新老问题交织并存,北方地区弃风、弃光问题不断凸显,系统调节能力亟待加强;西南弃水问题不断加剧,水电基地开发与外送亟需统筹协调;煤电装机潜在过剩风险有所提高,煤电行业需加速转型升级发展。”《报告》指出。
 
  对未来1-3年的主要发展趋势,《报告》做了进一步分析研判。《报告》预计,未来3年,我国常规水电预计新增装机容量2029万千瓦,其中四川、云南两省新增水电装机容量分别为643万千瓦、678万千瓦。未来3年,三北地区系统光伏消纳能力约1.1亿千瓦,其他地区系统光伏消纳能力约1.4亿千瓦。
 
  未来3年,5%弃风率下,三北地区系统风电消纳能力约1.7亿千瓦,其他地区系统风电消纳能力约2亿千瓦;10%弃风率下,三北地区系统风电消纳能力约2.3亿千瓦。其他地区系统风电消纳能力约2.7亿千瓦。
 
  近年来,全国用电需求放缓,煤电装机增速明显高于用电增速,煤电在我国电源结构中的定位正在发生转变,利用小时数不断下降。2016年,我国煤电利用小时为4144小时,同比减少约186小时,连续3年下降。
 
  《报告》认为,我国煤电将由传统的提供电力、电量的主体性电源,逐步转变为提供可靠容量、电量的同时,向电力系统提供灵活性调节能力的基础性电源。应优化煤电发展路径,促进煤电行业转型升级,与新能源电源、非化石电源协调健康发展,实现煤电清洁、灵活、高效利用。
 
  能源发展尤其是新能源发展离不开储能技术的创新。《报告》也关注了新的前沿技术——燃料电池发电、液流电池储能、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等。例如,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国内外实验室研究和商业化产品已证实,燃料电池发电效率可达55%以上(较超超临界机组高10%),热电联产后可达80%-9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