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带来的“阳光收益”,正步入寻常百姓家
发布时间:2017-11-30     来源: 温州网
本文摘要:去年6月,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专题分组讨论会,专议扶贫。

  

  大型住宅区屋顶光伏航拍。正泰供图

  去年6月,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专题分组讨论会,专议扶贫。

  与会的南存辉首次提出“三个结合”新型扶贫开发模式。即从政府单纯“给票子”向结合政策“给路子”转变;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要创新社会参与扶贫机制,由各方“单打独斗”到整合资源“握拳出击”转变。

  很多人并不知情,在山间地头、社区屋顶、戈壁滩涂以及广袤的农村田野上,南存辉和他的正泰新能源团队,正通过多种形式的“光伏+”产业扶贫方式,践行“三个结合”扶贫理念:让贫困户享受光伏发电带来的长期“阳光收益”,通过发展清洁能源,改善生态环境,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新能源扶贫,正泰一直在探路前行。

  出租屋顶坐享其成

  龙游县芝溪家园屋顶光伏示范点,几乎成为龙游县对外展示的一张金字招牌。

  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洋房小楼屋顶,一块块醒目的太阳能面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成了另一片蔚蓝的海洋,村民们亲切地称之为“正泰蓝”。

  一路参观下来最大感悟是,庞大的屋顶光伏发电工程更像惠民工程。

  以一户居民为例,屋顶安装上了正泰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安装完后还拿到了1200元的奖励费,其中1000元属于政府奖励,200元是正泰的奖励。

  除了奖励费,通过屋顶出租,村民每年还能收入一笔租金。如屋顶一共装了10块光伏电板。每块光伏电板可以拿到的租金是50元钱一年,一共是500元,所得的租金差不多能承担一户家庭大半年的电费了。

  芝溪家园共有1200户农户,是我省单个小区面积最大、户数最多、安装率最高、施工时间最短的户用屋顶光伏项目,至今已有近90%农户安装了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农户屋顶租赁的平均收益达到每户近700元,全村每年可实现增收约80万元;村级集体屋顶安装约200千瓦光伏电站,每年可增加约22万元的发电收益。

  除了屋顶出租,村民也可以采取购买发电设备自己发电、向国家电网售电的方式,如屋顶安装了约200千瓦光伏电站,总投资100多万元,每年通过发电可增加20多万元的收益,相当于20%左右的年收益率。通过“新能源示范镇补一点、移民资金出一点、光伏企业让一点”,集体基本不用出钱。

  连片屋顶,集结成一个能源发电站,宣告着这个地方的大胆与出奇。没有怀疑,他们正开辟着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另一片新蓝海。

  在家门口亦能赚钱

  漫山遍野,一排排整齐布局的太阳光面板,向远处绵延。

  这里,是被农民们称为“金土地”的农林光互补地面电站。

  “原本这里的土壤很贫瘠,地底下都是砾石,庄稼种下去就旱死。我们没办法,只能外出打工。”当地农户老陈谈起种地难,不禁低垂下头。但正泰新能源,让荒坡地里飞出了金凤凰。

  荒坡地变成发电站,贫瘠地种出中药材,正泰新能源请来十里八乡的村民们帮忙打理农场,为庄稼除草、松土、施肥等日常维护。仅此一项,正泰每年支付给当地农户的工资就达300多万元。凭着土地流转的收益和电站务农的收入,当地农民实现了“在家门口脱贫”的梦想。

  依托光伏电站,当地政府还全力谋划“光伏小镇”,以光伏产业应用环节拓展培训为目标,兼具特色农业采摘游。民宿、运动体验、休闲度假、农家乐等项目接踵而至,随着越来越多观光者的到来,昔日被时光遗忘的贫困小乡村,成了众人瞩目的新能源前沿地带。

  能源扶贫任重道远

  扶贫与新能源,初相遇便难忘,在正泰的撮合下,正步入甜蜜的初恋期。

  如今,正泰已逐渐形成多种“光伏+”产业扶贫模式,开创“沙光”、“农光”、“林光”、“渔光”互补发电新模式,率先推行O2O居民分布式光伏服务平台和村级扶贫电站,正泰由此跻身中国居民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速度最快、并网效率最高、项目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

  农民通过正泰“光伏+”扶贫工程,不仅能将用不完的电卖给国家,增加额外收益;还能按照实际发电量,获得国家、省级、市级政府依据政策给予农民的补贴和经济奖励。更为重要的是,搭乘光伏的翅膀,通过整合政策资源,农民用最低的成本开展现代农业、林业和渔业生产,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这一切,还只是开始。

  更多的“光伏+”扶贫项目,随着正泰新能源版图的扩张不断落子。

  截至目前,正泰在全球建成并网运营200多座地面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近3GW,成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