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大力发展光伏发电 更好释放“阳光红利”
发布时间:2017-09-26     来源: 安徽新闻联播
本文摘要:作为一个传统的煤电资源型城市,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南市积极探索改变“一煤独大”的现状,大力发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全力打造绿色能源基地,有效改善了这个市的能源结构,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作为一个传统的煤电资源型城市,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南市积极探索改变“一煤独大”的现状,大力发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全力打造绿色能源基地,有效改善了这个市的能源结构,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这里是淮南市潘集区潘一矿的采煤沉陷区,在我身旁就是当地建设的48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这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水上漂浮光伏发电项目,我们看到的这鳞次栉比的光伏板都是采用浮体安装,这样一来,既不占用土地,又科学利用水面,发展了绿色清洁能源。

  建设传统光伏电站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把光伏板安装在矿区废弃的水面上,不仅有效节约土地,还可以利用水体对光伏组件的冷却效应,降低发电损失,每年能为电网提供近500万千瓦的电量。除了水面上层光伏发电外,下层还可以用来搞水产养殖,这样一来,通过渔光互补就让这1000多亩的沉陷区水面变废为宝。

  我们这个项目运营25年期间可以节约标准煤4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2万吨左右和粉尘排放27万吨左右。

  以前的水面租金大概每亩30块钱,现在基本上在300元左右,光伏板安装工程结束以后,光伏板的维修擦洗,也需要用工,全区每个家庭受益基本上在500块钱左右一年。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淮南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利用当地能源及电网优势,一方面投资37亿元,建设了总装机容量达到40万千瓦的3个水面光伏示范基地,另一方面还有序推进全市28个普通地面光伏电站的发展,在采煤沉陷区、废弃地和河湖滩地大力发展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多种新型光伏业态,给当地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积极培育光伏发电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淮南市还在积极推进光伏发电扶贫事业的发展,努力为贫困户带来更多的“阳光收入”,助力他们脱贫攻坚。

  在淮南市谢家集区陈庙村,整齐铺设在房顶上的光伏板正将阳光源源不断的转化为电能,村民张厚敏每天最关心的就是天气和电表上的这一个个跳动的数据。

  像今天太阳好就能发30多度电,30块钱左右,一年平均就能3000多块钱收益,我们特别开心。

  有阳光就有钱赚,为了让更多像张厚敏一样没有资源或劳动能力不足的贫困户都能脱贫,淮南市积极探索光伏扶贫,已建成覆盖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村的村级扶贫电站626个,户用光伏扶贫项目6735个,光伏扶贫合计装机容量4.97万千瓦,提前完成了省里下达的村级光伏电站建设年度任务,并网发电后每年可以为贫困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每户增收3000元,光伏发电正在当地释放“阳光红利”。

  截至目前淮南市总的并网发电和在建的加在一起,估计有150万千瓦的光伏规模,总投资150个亿左右,建成以后,每年可以节约44万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120万吨,对于淮南的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极为重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