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渔光互补”有效破解平原地区四大“瓶颈”
发布时间:2017-12-18     来源: 中国网
本文摘要:在平原地区如何破解贫困户持续增收问题,如何克服光伏扶贫项目征地难题,如何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如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问题?今年以来,河南省周口市探索出“渔光互补”产业扶贫新路径,有效破解了困扰脱贫攻坚工作的这四大难题。


  在平原地区如何破解贫困户持续增收问题,如何克服光伏扶贫项目征地难题,如何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如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问题?今年以来,河南省周口市探索出“渔光互补”产业扶贫新路径,有效破解了困扰脱贫攻坚工作的这四大难题。

  “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进行渔业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新兴产业模式。

  周口市针对农村坑塘大面积闲置、水环境及周围环境差、不能发挥应有效益的现状,市委主要领导带头深入乡村密集调研,与基层干部、群众广泛座谈;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深入全市贫困村排查摸底,全面掌握了全市各个行政村村集体坑塘基本情况。仅太康县的22个乡(镇)167个贫困村就有废弃坑塘1568个、面积8400亩,最大的27亩、最小的0.7亩。

  在掌握村集体坑塘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周口市在太康县进行试点工作。在张集镇冉庄行政村、板桥镇毛庄行政村等村整合利用集体坑塘建设集体鱼塘生态园、水产养殖扶贫基地,采取坑里养鱼、坑边建设休闲广场的方式,直接带动121户、386人脱贫;在老冢镇刘寨和娄庄两个行政村,采取塘上建光伏发电、塘下可养鱼的立体办法,探索出了“渔光互补”产业扶贫新模式。通过调研、论证,今年确定了太康县29个“渔光互补”产业扶贫项目。

  为确保“渔光互补”扶贫计划落到实处,周口市整合涉农资金5亿元,用于产业扶贫项目。新增扶贫开发“渔光互补”项目资金1000万元,以贫困村废旧坑塘开发和传统养殖业改造提升为主,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拨付给各乡(镇)。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综合运用扶贫贴息、财政补助等扶持政策,发挥政策叠加作用,大力扶持“渔光互补”产业。

  经过近一年的试点运行,周口市在太康县实施的“渔光互补”产业扶贫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

  发展“渔光互补”产业扶贫项目,实现了贫困户稳定脱贫。光伏发电具有建设周期短、无市场风险、一次性投资长期受益等显著特点。项目发电运营期20年以上,每个村级光伏项目拿出总收益的60%(约19万元),按照贫困户“四优先”原则(即无劳动能力的优先、未脱贫户优先、经济基础差的优先、政策兜底的优先),可对接帮扶贫困户60户,保证户年收入不低于3000元,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同时,行政村与坑塘渔业经营者签订协议,让贫困户就地务工,每个坑塘至少能再带动5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变垃圾集聚区为休闲广场,优化了人居环境。坑塘整治过后,改变了坑边“脏、乱、差、臭”现象,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太康县马厂镇前河村村民每天吃过晚饭后,到休闲广场遛弯儿、跳广场舞、打陀螺,找到适合自己的娱乐活动。行政村利用集体收入开发公益性岗位,在村内优先聘请贫困户劳动力为保洁员,既根治了垃圾清运顽疾,又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改变了坑塘传统养殖模式,发展了清洁能源。太康县160个村级光伏项目全部实施后,总装机容量达0.48兆瓦,预计年均发电量约0.7亿千瓦时,以普通家庭每月用电200千瓦时、年用电2400千瓦时计算,可以满足3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33万吨,是绿色发展理念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依托村集体坑塘建设光伏项目,破解了地面光伏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审批难、周期长、推进慢的局面。太康县规划村级光伏项目160个,如采取传统方法需要建设用地1600亩,而运用“渔光互补”模式,在坑塘上立体式建设光伏项目,实现了建设用地零占用。

  进行合理的收益分配,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在改造后的坑塘上面规划建设“渔光互补”村级扶贫项目,以单个项目占坑塘面积10亩、装机容量300千瓦、投资240万元计算,年均发电收入约40万元,扣除税金、运维费用后,发电收益约31.9万元,其中40%归村集体所有,加上鱼塘承包收益5万元,年村集体收入增加17万余元,用于村集体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多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又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

  据预计,太康县今年首批29个“渔光互补”项目完成后,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93万元,直接带动1885户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目前,“渔光互补”产业扶贫项目在周口市正如火如荼的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