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光伏扶贫的主要4种项目类型
本文摘要:随着光伏扶贫这一造血式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广,各地政府结合自身的情况,纷纷推出了符合当地居民利益的光伏扶贫项目。经总结,主要有
随着光伏扶贫这一“造血式”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广,各地政府结合自身的情况,纷纷推出了符合当地居民利益的光伏扶贫项目。经总结,主要有以下4种:
1.户用光伏电站
有业内人士认为,户用光伏系统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最佳途径,户用光伏电站无需投入过多的人力和物力,只需要定期擦洗保养光伏组件即可,对缺乏技术、缺乏劳动力、缺乏增加经济收入途径的农村贫困人口来说非常适用。
户用光伏电站主要是利用贫困户自有屋顶、空闲土地等现有资源建设3-5kW的发电系统,产权和收益均归贫困户所有。卖电收益能切实增加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对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村级光伏电站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曾提及,“十三五”期间,光伏扶贫政策以贫困村建立村级电站为主要模式。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村级电站对电网接入要求较低,基本不存在接入问题,且不需要建设输电线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村级光伏电站规模较小更容易协调用地,村内完全能够协调解决。
村级光伏电站主要以村集体为建设主体,利用村集体的土地建设100-300kW的小型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收益由村集体、贫困户按比例分配,其中贫困户的收益占比在60%以上。
3.光伏农业大棚
光伏农业大棚是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系统、现代高科技种植为一体的温室大棚,不仅可以利用棚顶光伏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底下的农业也可种植作物,带来收入。光伏农业大棚是现代化农业与清洁能源紧密结合的产物,即节约土地,又可以将空间立体利用,产生清洁电力,带来双向效益。在此基础上,还衍生出了渔光互补的光伏电站模式。
光伏大棚一般一亩地布置一个光伏大棚,面积约为:60m*8.5m,每个大棚大致可以布置60kW的光伏面板。光伏农业大棚的产权归投资企业和贫困户共有。
4.地面光伏电站
相比于分布式光伏电站,地面光伏电站具有规模大、设备采购成本较低以及度电补贴较高等优势,尤其是对位于西部的贫困地区而言,广袤的土地有利于建设地面光伏电站,但地面光伏电站也面临着电力并网难、前期投资大等困难。
地面光伏电站一般是利用荒山荒坡建设,规模大多达到10MW以上。其产权归投资企业,企业捐赠一部分股权,股权收益分配给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