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技术改变产业未来
发布时间:2016-05-23     来源: 光伏产业观察网
本文摘要:东洋铝业是成立于1931年的日本企业,从事光伏组件背板和电池铝浆的生产已有27年的历史,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2009年在广东省肇庆市建立了当时国内最大规模的背板生产工厂,2011年铝浆也在肇庆工厂开始生产。
  "SNEC第十届(2016)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上海)展览会暨论坛"(简称"SNEC光伏大会暨(上海)展览会")于2016年5月24-26日在中国·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作为全球最早从事光伏背板材料生产企业的东洋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洋铝业'),在此次展会上携新品亮相,引起了行业内的极大关注。东洋铝业是成立于1931年的日本企业,从事光伏组件背板和电池铝浆的生产已有27年的历史,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2009年在广东省肇庆市建立了当时国内最大规模的背板生产工厂,2011年铝浆也在肇庆工厂开始生产。
 
  针对国内光伏系统逐渐由西部地区的集中式地面电站向东部地区的分布式电站的战略大转移,东洋铝业秉承提效,降本的产品开发理念,在此次展会上为电池-组件-系统端用户推出了三大类产品。
 
  其一,针对PERC电池的浆料产品。东洋铝业发挥集团公司在铝粉技术上的极大优势,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积极进行铝浆的定制化开发。从去年年初开始面向PERC电池大厂批量供应铝浆开始,已占到市场约60%的份额。并且为了解决激光设备紧张的问题,率先开发了具有烧穿性(Firethrough)的铝浆,为了提高开路电压又于2015年年底开发了可在背铝上直接印刷烧结的银浆,可提高0.1%的电池转换效率。为了降低分布式电站寸土寸金的占地成本,东洋铝业将以浆料技术为基础,以电池生产工艺的方案提供为依托,积极致力于推动PERC等高效电池的普及,以提高单位面积的发电效率。
 
  其二,针对高温高湿环境的高阻水背板。迄今为止的背板水汽透过率的测试环境一般都是温度38℃,相对湿度90%,这样的测试环境跟组件的实际使用环境(夏季高达70℃)相差甚远,而背板的水汽透过率又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直线上升,所以近几年的PID现象和闪电纹现象频频发生。特别是今后随着PERC电池的增加,仅6%的硅铝反应面的电池结构更容易受到水汽的影响。东洋铝业作为历史最久的背板企业之一,一直是高阻水背板的代名词。为了解决高温下背板的阻水问题,东洋铝业在W250系列产品的基础上开发了FVPL这款背板,在85℃高温下其水汽透过率低达0.6g/㎡?d,用这款背板做成的组件在耐双85环境测试上可以达到准双玻的水平。东洋铝业还将高反射E膜(94%)用于该产品内层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组件的封装损失。4层结构的这款背板即使没有E膜厚度也可以达到300微米,使其完全满足1500V的局放测试。高阻水,高反射,高绝缘,三个特点集于一款背板,使某组件大厂技术总监将这款背板称之为"三位一体,史上最经济型的高端背板"。我国东部以及东南部地区大都是高温高湿环境,东洋铝业及时的推出这款产品为光伏系统的东部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后方保障"。
 
  其三,超轻量化组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分布式光伏再热也离不开电站的载体―屋顶做支撑,因此,屋顶成为各个商家争夺的资源。但我国的屋顶设计几乎都没有考虑过光伏系统的承重,使承重问题成为我国屋顶光伏的最大瓶颈问题之一。东洋铝业借此SNEC的平台适时的推出了超轻量化组件,其重量只有普通组件重量的三分之一(3.3kg/平米)。无玻璃/无铝边框是该产品的最大特点,充分利用轻量化的这个特点可以最终达到降低系统成本的目的。除了电站用途之外,因为这款组件大小可以自由设计,东洋铝业期待能够将其运用到移动电源领域(例如,户外运动,野外郊游,运输工具顶棚等),随时随地的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光伏分布式市场,27年前开始,东洋铝业就为该国市场一直提供各种光伏材料,二十余年的行业积累造就了该公司基于市场终端需求的产品开发理念。期待东洋铝业以这次SNEC(展位:W4-310)作为技术交流平台,能够与上下游客户一起为国内平价上网的早日到来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