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莱光伏网讯:电表业务稳步增长,贡献稳定现金流,国外市场力求突破。电表业务是林洋能源的传统优势业务。2014年是电表业务的峰值,之后和未来几年,预判国网和南网每年招标大约在0.8-1亿只左右,国内市场渗透率(80%左右)已很高,林洋能源始终是国网招标前三甲的地位不可动摇。国外市场方面,公司斥资收购立陶宛ELGAMA智能电表公司15%股权,正式进军海外智能电表市场。同时,公司与国际电表巨头瑞士兰吉尔将在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展开全面合作,力求有所突破。2015年海外营业收入在几千万左右,由于基数小,2016年和2017年海外营收可能翻倍。近些年,电表业务的毛利率始终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在35%以上,因此,未来电表业务始终是公司的利润贡献和稳定现金流。
光伏电站步伐加快,呈现爆发式增长,有望超预期实现,战略转型升级加速。从2014年年报和2015年中报对比,我们可以看出,2014年年报只有3个涉及太阳能光伏的重大合同,而仅仅2015年上半年涉及太阳能光伏的重大合同就有7项。除此之外,2015年启动定增预案的涉及农光互补和渔光互补规模达300MW,以及2015年底公司将名称从“林洋电子”改成“林洋能源”,彰显出公司业务的从传统电气向新能源的战略转型升级提速。截至2015年底,光伏电站累计并网规模400MW(其中地面电站135MW),新增规模超过200MW,2016年目标累计规模超过1GW,新增规模超过600MW。公司光伏电站计划基本以分布式为主,布局在山东、江苏、安徽、内蒙(内蒙135MW已经并网,距离呼和浩特市近,电站的消纳能力强,不存在弃光限电问题)、上海,辽宁和华北地区,所在地区基本处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所涉及的电站除内蒙的135MW地面电站之外,其他全部是分布式光伏,未来的光伏电站战略布局也以分布式为主和东部地区为主,基本不存在限电的情况。另外,电站所用的电池片和组件基本上是高效单晶组件,有助于发电效率的提高。由于建设电站基本在2015年第四季度并网运营,因此2015年并网电站将在2016年贡献收入和利润。2015年开启的定增300MW是农光互补和渔光互补,涉及13个项目,内部收益率在10%以上,毛利在70%以上,达产后收益可观。除此之外,2016年初,公司和隆基股份签订战略协议称,隆基股份向公司未来3年提供每年不少于1GW的高效单晶硅片、高效单晶电池。隆基股份所提供的产品建造光伏电站成本不高于市场一线多晶产品的光伏电站建造成本。进一步说明公司开拓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战略意图凸显。我们预判,2016年将加大分布式电站的开发规模和并网规模,还会有更多的战略协议的签署和后续落地,进一步促使光伏电站成为公司的主业之一,未来有可能占营业收入的半壁江山,从而取代传统电表业务。
后电站市场稳步推进,积极布局能源互联网和微电网。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是,“智能、节能、新能源”是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成为东部分布式能源、能效管理领域最大的互联运营和服务商”。近年来,公司与华为、东软积极合作,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分布式能源管理及能效管理技术和微电网系统,将零散的分布式能源集中起来,提高系统对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和利用效率,有助于公司整合现有的技术优势,有助于“智能、节能、新能源”的“三能”业务链条间的协同效应最大化。同时,公司与南网云南公司在新能源项目、能效管理和能源互联网园区建设等方面进行战略合作,对公司进一步提高在光伏发电项目市场的开拓和能源互联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促进公司新能源业务快速向能源互联网领域转型升级。这些软实力的提升将进一步推进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提高。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在光伏行业支持性政策不断释放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公司光伏电站规模不断扩大,又利用自身电气仪表优势,积极布局能源互联网和微电网,插入售电侧和消费侧领域,战略转型凸显,迎来持续性增长。预测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别为1.31,1.71和2.22,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