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 > 正文
反驳之音:驳魏杰教授对光伏产业质疑
发布时间:2015-11-12     来源: 新能在线
本文摘要:近期,朋友圈里都在疯转一篇名为《两大支柱产业已没落!未来10年,这8个行业将成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文章,因被这题目所吸引,小新也曾细细研读。文章立意很明确,观点也很清晰,颇有见地。


  艾莱光伏网讯:近期,朋友圈里都在疯转一篇名为《两大支柱产业已没落!未来10年,这8个行业将成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文章,因被这题目所吸引,小新也曾细细研读。文章立意很明确,观点也很清晰,颇有见地。

  但唯有一处,小新甚觉不妥,就是作者在新能源发展里“罢黜风光,独尊核电”的观点。本文的作者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魏杰教授,乃中国宏观经济领域的泰山北斗,小新敬仰已久,虽有异议,也不敢造次,更无不敬之意,只是不吐不快,就事论事罢了。

  魏教授质疑的第一点是“太阳能发电成本太高,消费者不会接纳”。这个观点实在是与实际情况相悖。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在11月3日全国政协召开的“优化新能源布局促进清洁能源健康发展”主题座谈会上曾谈到:2014年我国陆地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已经分别下降到0.45、0.8元/度左右,2020年可降至0.35/度左右。具体详情请参阅本公众号之前所发布的文章《光伏版“摩尔定律”全球上映》。

  实际情况是,目前光伏发电项目在华夏神州遍地开花,最好的例子就是国家建立了张家口新能源示范区。更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光伏与农业已经完美结合,“光伏大棚”、“渔光互补”等许多项目已经落地,并且取得一致好评。我国是农业大国,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还是最高的,有什么能比的上与第一产业无缝结合更让人欣喜的呢?

  魏教授质疑的第二点是“在河西走廊调研时,看到光伏项目没用”。这一点就是前段时间网上所吵吵的“西部弃风、弃光”现象。这个现象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也已解释过,是由于电网配置能力不足。所以,不是太阳能发电的错,就好像金子在那里,我们拿不到,不是要去抱怨金子为什么离我们那么远,而是想办法要去拿到它。其实核电未来也要面临这个问题,如果未来内陆真的启动核电计划,那么必然要配置新的电网,否则也就闲在那里了。

  魏教授质疑的第三点是“补贴这个方法不行,技术上短期内难形成突破”。纵观全世界,除了德国已经停止太阳能发电的政府补贴,各国都对太阳能发电有相应的政府补贴,只是补贴的形式不同罢了,基本上都是采用直接补贴,唯有美国是间接补贴(ITC,投资税减免政策)。不管是直接给钱,还是间接减钱,都是为了扶持这个产业的成长,这就是补贴的意义。在我国,不但国家有相关的补贴政策,而且各省份也都积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来大力支持太阳能发电。这就好比,一个人从出生到18岁成人这段期间,必须得靠父母养育呵护才能长成,因为此时段他还不具备自理能力。如果一个孩子一生下来,就不管他,让他自生自灭,这是犯罪的,也是不道德的。同理,每个产业在新兴之初,都是有国家或多或少的扶持过,就连煤炭这样的夕阳产业国家尚且还相继出台一些扶持政策,来缓缓而治,为什么到太阳能光伏这里就不行了呢?

  所谓技术突破,主要就是太阳能发电板光转换率的问题。这更是白驹过隙的事情,目前市场的多晶硅太阳能板转换率基本都在15%-17%,而全球最高转换率的太阳能板是松下集团生产的HIT太阳能电池,转换率可达22.5%,而前两年太阳能电池量产最高转换率还停留在15%以下,所以说技术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个“短期”是多短,对于技术发展,不能上纲上线,要给与研发时间,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又何必在这里计较时日长久呢?

  魏教授质疑的第四点是“风能和太阳存在间歇性和不可持续性的固有矛盾抑制对该能源的开发”。这里可能魏教授理解可能有些偏差。所谓间歇性,是中间有断点,不能稳定输出。所谓可持续性一词主要是针对非可再生能源提及的,而太阳能如果以狭义来论,对于我们人类是永恒的,也就是说是源源不断,取之不竭的,因此无所谓可不可持续这个意义;风力是由空气流动产生的,说到底也是来源于太阳,因此也无所谓可不可持续。

  风电的产生有个系数,也就是风力在多大范围之内,风机可以发电,不是单纯的说风大就好,风小就不好。因此,现在风力发现在装机之前,都是事先考察了装机地点的风力情况,才决定要不要装机,所以不会存在电力产生间歇性的问题。同理,太阳能发电装机时,也要事先考察计划装机地点的光照情况等,进行一系列综合分析后才考虑是否可以装机。

  魏教授的意思不外乎就是晚上没有太阳的时候不能发电,该怎么办?这就是现在的“能源互联网”所要解决的问题。简单说,没有储能的话,我白天发的电我白天用,晚上就用白天风力发的电;如果有储能的话,那白天多余的电我就晚上用,不够我在用电网的电。这就说到了储能技术,这个不但是太阳能发电所要面临的问题,同样也是电动汽车行业、移动电子设备行业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国网董事长刘振亚先生说过,未来5年内储能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望提升至目前的5倍,成本降到现在的1/5。

  魏教授质疑的第五点是“技术路线定位一直在摇摆”。大概就是说了,晶硅企业和薄膜企业互相吵咬,谁才是老大?太阳能发电到底要往哪个方向发展?这里我举个例子,京东和天猫都在搞“11.11”的活动,我说京东好,因为我要买冰箱,他家的家用电器优惠多,而且当天就可送到;他说天猫好,因为他要买棉衣,他家的衣服优惠大,而且款式多样,选择余地大,但是京东和天猫一直在掐,前几天不是京东还实名举报阿里了吗?

  同样的道理,作为基础的生产企业,晶硅和薄膜都想当这个市场的老大,但是我搞项目的,是要因地制宜,看哪个更适合我的项目。比如我要搞全透光光伏农业大棚或者光伏一体化建筑(俗称绿色建筑),我肯定首选薄膜发电;如果我要搞屋顶分布式发电或者渔光互补项目,那么我肯定首选晶硅发电。所以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搞一刀切,一定要规定太阳能发电一定要往哪条技术发展呢?我们秉承的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方针,鼓励两项技术大力,我们还同样鼓励其他的太阳能发电技术也发展起来。

  小新认为,首先,在一个新产业发展之初,我们要多进行鼓励和支持,而不是一味的去苛责和挑毛病,然后遗弃,这不是发展之道。要给与发展和研发以时间,如果当年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时候,抱着这种不行就不要干的思想,那么估计我们现在还都生活在煤油灯时代。

  再者,新能源领域,每个能源都有每个能源的优点和不足,不能只较一时长短,俗语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我们之所以要发展新能源,不是要保护地球,而是要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是为后世谋福祉,而不是只图我们现在一时的愉悦,而将麻烦留给后世。

  最后,现在的能源界犹如东汉末年,煤炭就犹如那当时朝不保夕的汉天子,新能源界的各位新秀则似逐鹿中原的群雄诸侯。最后究竟鹿死谁手?那就要凭真本事,看谁能笑到最后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