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 > 正文
我国光伏企业旧格局因海外产能扩张悄然改变
发布时间:2015-04-27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本文摘要:记者在第11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现场了解到,近期受多项利好因素带动,光伏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特别是对于海外市场,随着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在部分国家已可以实现“平价电力”,业内纷纷制定更为积极的产能计划。但专家提醒,目前光伏行业整合尚未完成,海外扩张应注意“后顾之忧”,需谨慎前行。
 
  光伏出口迎来全球发展机遇期
 
  从全球的情况来看,近日第九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发布的《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2015》显示,2014年全球光伏市场新增装机容量又创新高,达到47吉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88.8吉瓦。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中国新能源产业研究院顾问王会东预计,2015-2020年全球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可望达到369吉瓦。全球光伏产业正在开启新一轮景气周期。
 
  这对于总产量占到全球一半以上的中国光伏企业无疑是重大利好。“目前的光伏发电价格,在许多欧美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可以实现平价上网了。”多年从事光伏行业研究,现任天合光能媒体总监的叶超向记者介绍。
 
  特别是结合“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来看,业内人士认为,价格的下跌,新能源政策的利好,国内光伏产业拓展海外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印度、中东、中亚等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已经具备先发优势。
 
  参加广交会的天合光能、英利能源、中南光电等多家光伏公司的现场人员介绍,这次春季广交会到展台来了解情况的采购商络绎不绝,来自东南亚、中亚、非洲、中东、南美等地的采购商明显增多。
 
  中国机电商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光伏产品除欧美、日本这两大传统市场之外的出口量增长了30%多,作为出口目的地的国家数量也快速增多。
 
  “发展中国家电力设施原本就不完善,电力缺口大,相对于发达国家,新能源装备更替传统能源装备的成本较低,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叶超说。
 
  以巴基斯坦为例,据巴采购商哈吉介绍,巴基斯坦近年来电力缺口高达242%,但发电装机容量增幅尚不到20%,远不能满足国内需要,光伏发电是他们解决电力短缺的重要方向。
 
  据了解,目前国内许多光伏企业已开始积极布局海外产能扩张。
 
  “我们在中亚和东南亚已经有一定销售规模了,在泰国还有一个几兆瓦的项目在谈,下一步考虑在印度建一个真空管厂。”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张鹏说。
 
  记者在广交会采访的多位光伏企业负责人表示,以往都是放在中国生产,全球销售,下一步行业的大趋势是企业海外拓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生产全球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