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 > 正文
能源互联网谁能抓住大数据的机会
发布时间:2015-03-17     来源: 能源评论
本文摘要:廖宇:能源互联网谁能抓住大数据的机会?能效管理嬗变及大数据命门,具体请看下面详细内容。

  大数据背景下的超个体能源生产和使用分析,能否最大限度和某种商业模式结合,从而吸引更多的资本注入,这实际上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命门所在。


 
  谁能抓住大数据的机会
 
  2015年年初,能源大数据和互联网一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热词。
 
  互联网公司似乎突然一下找到了杀进传统能源产业的入口,而一直在“岸边游泳”的传统能源企业似乎也一下子学会了“中流击水”。华为、新奥、特锐德、远景能源……这些或多或少都与此相关的公司正纷纷给自己贴上时髦的标签。
 
  而中国的首富据说也从马云变成了汉能的李河君,他挥舞着独树一帜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旗帜,号称要让光伏成为改变世界的新能源力量,让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电并进行交易。
 
  面对突如其来的百花齐放,不少业内人士非常困惑:所谓能源互联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传说中高大上的大数据与能源互联网,应当如何在中国接地气的生长?
 
  能效管理嬗变
 
  德国的例子似乎更能说明这个问题的实质。每年年底,是德国千家万户采暖供电费用的年结算周期。对于一般的中产家庭,三口之家会拥有居住面积为180平米的独栋房屋,如果采用的是天然气地板取暖加移动电热器,一年的气费要接近2000欧元,电费也要1000欧元左右。所以这不是用户能否承受的问题,而是应该有很多节省空间,并带来巨大商机的问题。
 
  从供给端看,柏林有几百家可以供电供气的能源公司可供选择。近一年来,天然气公司与电力公司开始交叉经营、互相降价,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销售人员会携带一个专用的IPAD,通过图示来向客户演示、分析其耗电量数据,在有大数据支撑的图表之下,再使用几个流行的能源比价网站,就可以很方便地从近千家供应商中选取最适合自己的套餐和公司。
 
  这其实还只是前端销售方面的变化,而在售电公司内部,还有专门的数据分析软件和客户关系管理程序,专门针对客户类型和用电数据做出分析判断,并专门设计何时采取何种方式及销售策略以提升用户体验。
 
  在技术的驱动下,当越来越多的家电设备连入智能电表后,电力公司的销售人员也会摇身一变,成为能效管理咨询师,告知客户家里的电器耗电曲线如何、省电空间在哪里,同时还会将社区邻居的情况进行比对,促进客户之间比学赶帮超,共同提高家庭能效管理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