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光伏十三五需要算算的帐
本文摘要:红炜制定光伏“十三五”需要算算的帐,下面请看详细内容。
其二,国家能够承受的从现在到平价上网后20年的最大年度补贴额是多少?或100GW光伏电站发电的年度补贴是多少?即假设补贴标准不变,到2020年国家对光伏发电的最大年度补贴是多少?已知国家最新规划是到2020年实现累计100GW的光伏装机总量。按照年度平均日照1000小时计,100GW的年度发电总量为10万GWh,按1元/kwh补贴计,则从2020年开始国家每年需补贴1000亿元,并一直补贴到2040年。
届时,国家能否实现这个补贴,现在不得而知,但是当前实现这个补贴无论现实还是理论都是困难的。以去年底数字为例,我国约有30GW的安装量,按照年度平均日照1000小时计,年度发电总量为3万GWh,按1元/kwh补贴,需年度补贴资金300亿元。已知201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为55233亿kwh,如果按照用电总量的50%(按50000亿kwh的50%计),以每kwh提取0.015元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计,可获得可再生能源补贴款375亿元。十分明显,加上风电等其他需要补贴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这个数字已经不够补贴之需。
其三,中国的电网对光伏发电的最大承受能力是多少?它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现阶段承受力,一个是未来承受力。对于前者,主要受我国现行电网承载能力影响,2011、12、13年风电“弃风”现象严重,分别是100亿、200亿、170亿kwh,2014年前三季也已达到亿86kwh。伴随西部光伏电站量的增长,“弃光”问题必将日益严峻;对于后者,受光伏发电间歇性因素制约,电网对光伏发电的承受力是有峰值的。这一峰值究竟是多少,在老红的统计资料中有着多种解释,有说15%,也有说30%,而2014年6月9日中午德国出现了50%的时刻。目前中国光伏发电量尚小,对于未来过大的光伏发电承载,有专家说中国现有的电网一定会出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其四,补贴支付的最市场化手段是什么?光伏产业是非完全市场化产业,采用最市场化的补贴支付手段是促进这个产业加速市场化的关键。1000个亿的年度补贴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支付手段合理有利于加速市场化,反之则制约市场化。在现行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额度管理办法下,“路条”转卖现象普遍,转让价格大约为0.4元/瓦,即电站成本增加了0.4元/瓦。如果每年新增光伏电站10GW,其中50%为集中式,集中式的50%是由“路条”转让而来,则每年由“路条”带来的电站成本增加总额就是10亿元。关键的是,增加建设成本事小,延缓光伏产业完全市场化时间事大,用何种手段发放补贴事关重大。
总之,老红以为,在没有想明白以上几点的基础上,制定任何光伏发展规划都是不成立的。为了保持我国光伏产业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想明白以上几点,请从光伏发展“十三五”规划开始。
参考资料:
《国家能源局发布2014年用电量数据》
《2014前三季全国风电弃风限电形势分析》
红炜
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