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重蹈尚德之路 资金问题仍光伏业硬伤
发布时间:2015-11-12     来源: 光伏产业观察网
本文摘要:汉能薄膜发电在英国的销售商宜家近日宣布终止与其合作,汉能集团称双方共同决定不再续约……


  艾莱光伏网讯:从半年前的“首富”到如今陷于难解的资金之困,太阳能薄膜企业汉能集团最近头疼的事可不仅仅是被香港证监会调查这么简单。汉能薄膜发电在英国的销售商宜家近日宣布终止与其合作,汉能集团称双方共同决定不再续约。据悉,汉能薄膜发电失去了由宜家在欧洲为其销售汉能家用太阳能电池板的合同,每套户用薄膜发电系统售价大约5200英镑(约合5万元人民币)。

  从前的尚德,如今的汉能,光伏企业总是上演一夜之间登上“首富”宝座,又一夜之间跌到谷底的“戏码”。依旧是资金之困,为何新能源产业总是重蹈覆辙?这一“朝阳般的产业”究竟“钱途”何在?

  被关联交易搞得“焦头烂额”的汉能

  今年年初,汉能控股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以1600亿元的财富超越王健林、马云成为新晋首富,旗下上市子公司汉能薄膜控股市值超2400亿元,一度逼近李嘉诚的长江实业。这一数字将中国所有其他太阳能上市企业市值总和远远甩在身后,排名二三位的保利协鑫能源和阳光电源市值总和也仅400亿元。

  可惜,这一切的美好仅持续了三月有余。5月20日这一天,汉能股价遭腰斩,半小时内市值蒸发上千亿元,汉能紧急主动停牌。7月15日,香港证监会的一纸禁令,将汉能强制停牌,并对其进行调查。与此同时,在汉能内部高管变动、员工离职等纷争不断。

  虽然香港证监会尚未发布正式调查报告,但众所周知,一直备受非议的关联交易绝对是“触怒”香港证监会的一大因素。香港证监会在公布汉能遭受强制停牌的原因中,也表示了对于上市公司汉能和母公司汉能控股及其联属公司的关联交易的关心,而且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汉能控股2011年至2014年的财务报表。

  其实,汉能的关联交易颇多,和其选择的太阳能发电技术路线密切相关。

  在太阳能两种发电方式中,晶硅因光电转换率较高,发电成本上占据优势,占据市场九成份额;而薄膜电池一直因光电转换效率低为市场诟病,其铂阳硅基薄膜太阳能设备转化率不足10%,技术的缺陷导致其并不被大型地面电站所接受。

  汉能只好通过自产自销、自建电站的产业垂直一体化布局消化产能,但这涉及到的关联交易则一直成为外界质疑汉能的焦点。

  根据财报,汉能薄膜自2010年以来合计实现营收148亿港元,几乎全部是向母公司汉能控股销售设备所得。在整个2013财年,汉能控股及其附属公司是汉能薄膜唯一的客户。

  在被强行停牌后,汉能开始逐步停止关联交易,而一连串的资金危机和销售模式受挫才刚刚开始。

  资金问题仍是光伏业硬伤

  汉能2015年半年报显示,因终止内部关联交易,今年上半年汉能关联交易降至约1亿港元,同比降幅超九成。终止部分关联交易带来的后果是今年上半年汉能出现了自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财报显示,汉能的收入同比缩水34%至21.18亿港元,净亏损5932万港元。

  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首先受到影响的是汉能光伏电站业务。据悉,汉能去年4月豪掷11亿美金投资的非洲加纳太阳能电站项目已经暂停,汉能内部的光伏电站事业部也在今年7月后撤销。

  进一步的反应是,此前一直充当着汉能集团背后财力支持者的国家开发银行去意已决,其在2011年计划向汉能下游电站开发提供融资总量300亿元的授信额度目前已经撤销,不过汉能随后发声表示否认。

  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博士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金问题仍然是困扰和阻碍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重点。杨立友认为,光伏发电产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产业的风险管理,银行、金融机构对产业的信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中国光伏市场的发展。

  经过“十二五”期间光伏产业的转危为机,中国的光伏市场也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依旧面临着一些关键的问题,有待“十三五”这光伏产业黄金的五年进行改善。目前整个产业除了融资渠道和工具的受限外,因补贴拖欠导致的三角债问题日渐严重,这也影响了很多电站投资者的信心。补贴问题和三角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多重风险导致电站投资收益无法保证,投资者收紧电站融资,看似火爆的国内光伏电站市场可能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当然,目前国家已经开始运用多种手段开始扶持新能源行业。上月万向钱潮、兴蓉环境、金龙汽车等涉及新能源产业的企业获得了国开行发展基金的投资,形式以股权投资为主,期限为10或15年,平均年化收益率不超过1.2%。这种对新能源产业“点对点”注资的扶持方式,被市场认为用以解决货币宽松政策难以传导到实体经济,尤其是战略新兴产业的问题。

  跨界合作解决问题?

  在国庆放假前,李河君在汉能的公司周年庆会议上提出了对汉能困境的反思。李河君在反思中提到,“我们将全力以赴开发民用新产品,通过‘产业+’模式,与其他行业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截止到目前,“产业+”模式中,汉能对外公布的跨界合作商有两家:山东泰安长安餐饮设备有限公司(下称长安餐饮)以及苏州益高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下称益高电动车)。

  《棱镜》从这两家企业获悉,汉能与其合作的太阳能车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

  长安餐饮销售经理王一鹏称,目前正准备申请工信部审批公示,太阳能餐车已经开始小批量供应,主要用于展馆、游乐场等非公路场地内。益高电动车负责北京区域的销售经理张彬则表示公司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太阳能观光车。

  但是这样的跨界合作能否给新能源产业带来新的机遇还很难说。晶科能源全球品牌发言人钱晶表示,跨界合作将是未来五年的重要主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