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之光,闪耀“东方硅谷”
本文摘要:马来西亚工厂总投资9500万美元,由晶澳太阳能公司独家投资,同时与加拿大某电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工厂建设之前就有人支付预付款,投产之前已下订单,这样的“好事”就发生在晶澳身上。“做好事”的是加拿大一家全球领先的电子公司。
马来西亚工厂总投资9500万美元,由晶澳太阳能公司独家投资,同时与加拿大某电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在建设过程中,该公司就支付给晶澳太阳能一笔预付款。这样,在工厂建设过程中,晶澳既不发愁订单,也不会太发愁资金来源。加拿大这家电子公司之所以能够这样“慷慨”,正是看中了晶澳的产品质量和价格优势,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有了这么好的“合伙人”,为什么偏要“漂洋过海”前往马来西亚呢?
原来,近年来虽然在整个光伏产业中晶澳的业绩还算不错,但国内光伏产能过剩,加之欧美连续的“双反”压力,晶澳也走得如履薄冰。为应对这些危机,晶澳决定布局新的市场——在马来西亚筹建新工厂。
被誉为“东方硅谷”的槟城,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雄厚,很多国际一流的企业譬如wd、motorola、intel、amd均在这里设厂。于是,这座景色优美的城市吸引了晶澳的目光。
消除当地担心
——发展绿色能源,建设世界最先进工厂
尽管工厂的建设速度非常快,但臧文超也坦言,其中一件事,让他们花了不少的精力来向马来西亚政府解释,那就是工厂的环保问题。因为,马来西亚政府对来马投资的中国企业环保能否达标曾很担心。
“我反复告诉他们,晶澳太阳能是一家负责任的公司,会严格遵照相关法律,也非常关心环保。我们企业是发展绿色能源的,而绝不能去污染环境。”臧文超表示,这个过程中晶澳不仅用“嘴”来说服,还拿出了各种证据来证明。
同时,马来西亚方面还担心晶澳来马投资,只是为规避欧美“双反”的政策,而不是来生产最优秀的产品。“事实上,这个担心完全多虑了。”臧文超表示。
晶澳首席技术官单伟表示:“不论是国产还是海外生产,晶澳对产品的质量管控标准都是统一的,多年来我们的技术水平始终保持业内领先6至12个月,自主研发的最新单晶、多晶产品转换效率均创造了世界纪录。”
马来西亚工厂采用的是晶澳最新的多晶工艺,多晶转换效率量产平均达到18.7%。晶龙集团董事长靳保芳说,“走出去、布局全球”不是空口号,打铁还需自身硬,产品质量才是市场的“通行证”。
据悉,仅2014年,晶澳就实现了1000多项创新,拿到130多项专利。晶澳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全面领跑行业,代表了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最高功率。
借力“一带一路”
——力争沿带沿路城镇都建成“光电城”
马来西亚工厂是晶澳第一个海外的生产基地,但事实上,多年前晶澳已将触角伸向了海外。
目前,晶澳集团60%以上产品销往国外。在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澳大利亚及日本东京,2010年起连续五年光伏产品出货量名列前茅。
在靳保芳看来,国家出台“一带一路”战略,将中国品牌推向沿线国家,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铺平了道路。在这个重大的机遇面前,晶澳也将加快“走出去”的脚步。
“晶澳下一个10年的目标就是‘走出去、实现全球化’。”靳保芳表示,“我们将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从中考量问题、寻找机会,力争沿带沿路城镇都建成‘光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