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 Solar宣布再战中国
发布时间:2015-07-06     来源: 中国经营报
本文摘要:手持中国金太阳认证证书,美国光伏巨头FirstSolar再次杀回来了。
 
  手持中国金太阳认证证书,美国光伏巨头FirstSolar再次杀回来了。
 
  同样是薄膜路线的践行者,尽管FirstSolar在中国没有汉能那样家喻户晓,但就其掌握的技术和庞大市值而言,业内只能望其项背。在光伏行业最困难的时期,FirstSolar不仅顽强的挺了过去,而且还实现了逆势增长。
 
  不过,FirstSolar初到中国时还是“水土不服”,最终折戟而归。现如今,FirstSolar又卷土重来,这对国内光伏企业而言显然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真正的狼来了?
 
  FirstSolar是美国一家薄膜制造商兼光伏电站项目开发商,由于其没有“随大流”,一直坚持薄膜路线而被视为“异类”。
 
  在业内人士看来,FirstSolar是一家典型的以技术为支撑的光伏企业。它的碲化镉薄膜技术至今还远远领先于同行。有数据显示,仅在2012年,其量产产品的平均转化率就达到13%,高于2013年我国《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要求的11%标准。
 
  不久前,FirstSolar宣布其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达到18.6%,效率超过多晶硅光伏组件,再次掀起了光伏市场中关于薄膜和晶硅的技术路线之争。
 
  此前,在晶硅路线企业的围剿下,FirstSolar的市场份额不降反增,奇迹般地屡屡逆势。
 
  国内一家光伏企业高管向《中国经营报》记者称,在光伏商业环境最困难的时候,FirstSolar这家应该倒的企业没有倒。当时FirstSolar市值非常大,拥有充足资金,因此可以及时将产业链向下游电站延伸传导风险;另外就是得益于“双反”保护。
 
  今年6月,FirstSolar宣布取得中国金太阳认证证书,这被视为其再次进军中国市场的第一步。消息一出,业内直呼“狼来了”。
 
  对此,FirstSolar亚太区总经理JackCurtis向媒体表示,中国确实有很多太阳能公司,竞争非常激烈,可能有很多公司比FirstSolar更了解怎么在中国做生意,但是FirstSolar有国际的经验,了解怎么样来优化综合解决方案。
 
  其实早在2009年,在中美双方政府的推动下,FirstSolar就与鄂尔多斯市达成协议,拟合作建设总装机容量达2GW的电站项目,这个浩大的工程计划花费十年时间完成,项目面积相当于一个曼哈顿。遗憾的是,随后中美“双反”摩擦不断,FirstSolar只能无功而返。
 
  一位业内分析人士称,2015年国家能源局制定17.8GW光伏新增装机目标,而从目前形势看,完成这一目标已是大概率事件。
 
  “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市场,不管是境内还是境外的投资者都会感兴趣,不应该放弃。”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光伏产业研究员红炜认为,FirstSolar选择再战中国市场,看中的就是市场空间大。
 
  或显鲇鱼效应
 
  “如果FirstSolar成功打开中国市场,一方面会挤压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能刺激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有一定的鞭策作用。”上述分析人士认为,FirstSolar在抢食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能产生“鲇鱼效应”,有助于实现优胜劣汰。
 
  该人士表示,之前国内光伏市场几乎一直被中国企业独享,现在面临欧美巨头的挑战,而在全球最成功的薄膜技术商FirstSolar面前,晶硅企业的技术优势已经处于下风;另一方面,如果FirstSolar抢占中国市场,加上中国光伏出口频遭“双反”,在两面夹击的重压之下,国内光伏企业就不能单纯依靠价格战,而要通过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发展产业链上游并且掌握核心技术,增加自身的竞争力。
 
  “在下游电站,中国企业的模式其实非常简单,基本靠的是资源型和资金推动型,还没有特别好的商业模式,而这种商业模式又取决于我们的产业环境。”红炜认为,FirstSolar在美国是有独特商业模式的,如果它能将自己成熟的商业模式带到中国,对中国光伏产业而言肯定是有好处的。“这会产生显著的鲇鱼效应,毕竟FirstSolar是一条很有竞争力的鲇鱼。”
 
  另一方面,我国的薄膜光伏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FirstSolar如何迅速打开这一市场是其面临的挑战之一。此外,FirstSolar作为一家国外企业对我国国内的情况了解的并不清楚,它要更好的参与中国市场就需要在本地化和全球性机制之间做一个平衡。
 
  那么FirstSolar再次进入中国,会在哪些领域布局?
 
  “FirstSolar肯定是在下游电站市场发力。”红炜对记者称,FirstSolar在地面电站做得比较好,在分布式电站方面远远不如美国SolarCity公司,因此,如若能再次进入中国市场,FirstSolar很有可能会将业务重心放在地面电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