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汇媒体 > 正文
光伏企业交2013全年成绩单
发布时间:2014-05-27     来源: 中国能源报
本文摘要:4月中旬,光伏几大上市企业相继交出2013年全年业绩“成绩单”,从各企业发布的2013全年财报来看,光伏行业一改近几年的“俱损”状态,在实施各自战略后,今年的“成绩单”出现明显分化。

  4月中旬,光伏几大上市企业相继交出2013年全年业绩“成绩单”,从各企业发布的2013全年财报来看,光伏行业一改近几年的“俱损”状态,在实施各自战略后,今年的“成绩单”出现明显分化。其中,阿特斯、晶科两家企业双双扭亏为盈,全年收益均在3000万美元以上,其余各家光伏企业尚未摆脱亏损困局。

  近期,业内人士普遍寄望2014年光伏年景,认为整个行业状况将有所改善,部分企业有望在今年实现财务逆转,但对身量庞大、腾挪困难的企业,不排除会遭遇更坏预期。

  阿特斯成转型领军者

  在众多成绩单中,阿特斯年报最为亮丽,这与阿特斯早期就寻求转型不无关系。

  从阿特斯的财报可以看出,2013年阿特斯组件全年出货量为1894MW,比2012年的1543MW高出300兆瓦,总营收额从2012年的12.948 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16.544 亿美元。其中,2013年第四季度对全年业绩贡献最大,出货量达621MW,占全年出货量的30%以上,经营收5.195亿美元,净收益2090万美元。

  作为光伏行业最早从制造业向整体解决方案商转型的企业之一,阿特斯这一战略转型成效显著。2013年,阿特斯的整体解决方案销售额从2012年11.2%直线提升到28.6%,增长势头颇为强劲。今年预计整体解决方案占比更有望突破50%以上。

  阿特斯在海外电站市场风生水起,在国内份额规模却十分有限。去年财务数据显示,阿特斯2013年第四季度在美洲市场销售额占比为32%,欧洲市场为5.5%,日本地区20%,有超过62%的业务来自亚洲地区,但去年在国内仅建成40MW的电站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往年注重海外市场的阿特斯,今年在销售区域上也将有所调整,市场将逐步转向国内,未来国内电站建设项目将大幅提高。预计2014 年,阿特斯计划在国内建成250MW的光伏电站并将持有这些电站,逐渐向清洁能源电力供应商进行角色转变。

  据了解,今年2 月份,阿特斯已通过出售新股与债券筹集2.56 亿美元的资金,也有助于公司各业务板块的扩张运作。2014 年,阿特斯光伏组件产能也将扩展至3GW,全年出货量将在2.5-2.7GW,其中包括400-500MW 的电站。 

  晶科紧跟其后变身显贵

  与阿特斯战略采取相近战略的晶科能源,在2013年也崭露头角,并渐成光伏行业新显贵。其2013年对国内市场的布局在行业内似乎更胜一筹,仅去年第四季度,晶科在国内市场光伏组件出货量占比高达49%。

  截至2013年底,晶科能源光伏电站并网总装机量约为213MW,成为2013年国内光伏市场最活跃的光伏企业之一。

  当前,晶科拥有213MW光伏电站并网发电;硅片和电池产能均为1.5GW,组件产能达到2GW,但晶科仍将持续自身产能的扩张战略。从其今年1月份收购尖山光电的制造资产——500MW电池产能、500MW 硅片产能以及100MW 组件产能可见一斑。目前,晶科在硅片与电池及光伏组件产能分别达到了2 GW与2.2GW。

  在全球市场范围,晶科则更偏重亚洲与美洲市场的出口。晶科在亚太地区的出货量占比为22%,南非市场份额则介于30%-40%。目前正在拓展拉丁美洲业务版图,并已在智利与巴西设立合法实体,增大在上述地区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晶科也已涉足项目开发领域,2013 年实现213MW 的光伏电站并网,预计2014 年建成项目规模翻番至400MW,储备项目规模达700MW。

  晶科相关负责人透露,这些电站项目多数将成为晶科自己持有的电站,其清洁能源电力供应商的定位日益清晰。

  巨亏因受多晶硅拖累

  与上述两家企业的亮丽年报不同,国内其他光伏企业的年报则略显失色。其中,英利、天合光能、晶澳、昱辉、中电光伏、韩华新能源、大全均出现巨额亏损。

  英利与昱辉金额分别为3.212 亿和2.595 亿。光伏业内人士分析,英利与昱辉两家企业的亏损,均受多晶硅长单和成本拖累。

  昱辉财报显示,继第一季度的停工维修之后,昱辉四川多晶硅工厂将于第二季度投产,业务重心从硅片移至组件,业务重心正从硅片向组件转移。此次发布的财报运营亏损一项为2.221亿美元。有光伏人士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昱辉对2013多晶硅资产进行了计提,本身企业运营非常正常。并特立独行凭借在波兰成立OEM合作关系,昱辉的全球OEM产能已至1GW。该战略不仅可以将资本开支降到最低,同时在进口关税方面也显示出巨大优势。

  令行业普遍担心的是,2013年出货量最大的企业,却亏损最严重的光伏巨企——英利。“英利今年会很困难。”已成为不少业内人士的共识。

  2013年,英利总营收额22.165 亿美元,运营亏损1.847 亿美元,运营利润率-8.3%。随着全球光伏市场逐渐回暖,大型光伏制造商均在第四季度恢复盈利,惟不见英利身影。从财报显示,英利计划为一份长期多晶硅供应合同,拨出一笔7930万美元的库存采购款项。

  “之前签订的多晶硅长单仍然是英利之痛。”一位业内光伏分析师说。 

  或许,国内市场可以为英利抚“伤”。一直致力于扩大项目业务版图的英利自始至终钟爱国内市场。2013 年,英利共建设完成128MW电站项目,约2/3的项目已并网,剩余项目也将于2014 年陆续并网,但企业前途尚存艰险。

  多家企业存反转机会

  有分析师认为,2014年逆势发展的不仅昱辉一家。自发展之初,始终以稳求胜的晶澳,投资均稳扎稳打,在整个企业运营中未出现任何重大的投资失误。虽2013年净亏损7050万美元,但坐拥电池与组件两大产业链的供应商,晶澳在年初即调整了业务重心与发展节奏,轻装前进的晶澳,在2014年完成大逆转的优势也较为明显。

  目前,晶澳额定光伏电池产能为2.5 GW,组件产能为1.8 GW。该企业计划2014 年第二季度之前,两者的产能均扩展至2.8 GW。诸多光伏制造商为了支持产能扩张纷纷以“融资”解渴。不过,晶澳似乎并未效仿。2013 年8 月,该企业宣布向单一机构投资者定向增发,虽历时6 个月才完成交易,仅得2400 万美元,但截至2013 年末,晶澳现金与现金等价物为3.5 亿美元,运营资本总额为2.17 亿美元,财务架构十分稳健。

  另外一个是过节硅料生产供应商——大全新能源,在2013年第二季度大全为其多晶硅工厂的关闭承担1.584亿美元的减值损失。当前,2014 年多晶硅平均销售价格将保持在每千克20-25美元,2014 年一季度,公司预计出货量在1350 -1400吨,1660-1700 万片硅片。大全正在通过从其关闭的重庆多晶硅工厂搬迁关键的设备和机器,削减对该新6000MT 设施的资本支出需求。

  大全指出,其将升级其废气处理系工艺,从传统的加氢技术升级到氢氯化反应技术,以降低新疆的生产成本,其将在四月开始其年度计划维修工作,到2014 年底完成,到2015年第二季度全面提升其新增产能。

  上述企业反转势头均非常明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