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 > 正文
海外建厂或可突围
发布时间:2014-12-29     来源: 长江商报
本文摘要:美国二次双反仲裁结果出炉,中国光伏产品将上涨,失去原有竞争优势甚至是美国市场。

  随着美国二次“双反”终裁结果出炉,中国光伏产品的价格将会大幅上涨,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中国光伏企业甚至可能失去美国市场。
 
  目前看来,为了规避美国二次“双反”高额关税的影响,中国光伏企业唯一的出路可能是“被迫”到海外建厂。
 
  影响
 
  光伏产品出口美国之路几被堵死
 
  中国是光伏大国,同时,光伏产业也是中国少数几个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
 
  据工信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以超过100%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发展,从2007年至今连续8年产量世界第一,占全球总产量的50%。同时,国内90%以上的光伏产品均销往了国外,而且在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
 
  至今,中国的光伏组件制造商占据了全球市场约70%的份额,而美国也一直是中国光伏企业的重要出口市场之一。
 
  据统计,2013年中国的光伏组件出口量约16GW,出口额100亿美元,同比降27%。其中,对美出口份额占比约10%,对欧出口份额由2012年的近65%下降至2013年的30%,而对日本出口额约为22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22%。对印度和南非的出口额分别占5.2%和4.5%。
 
  “如果按照美国‘双反’关税额度去缴的话,大陆的光伏产品在美国肯定卖不出去。”浙江正泰太阳能高层表示。
 
  “比起第一次美国对华‘双反’,二次‘双反’关税更高,范围更广,这将使中国光伏产品完全失去在美国的市场竞争优势。”叶超称。
 
  记者随即算了一笔账,若按大部分中国大陆光伏企业“双反”终裁认定,中国光伏产品将被征高达50%-150%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综合税率,也就是说,原本该卖1块钱的东西,现在要卖1.5元甚至是2.5元。这意味着按照传统出口模式,被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后,中国光伏产品的价格会超过欧洲同类产品,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市场已几无机会。
 
  而更有光伏产业业内人士认为,美国发起的二次“双反”调查,目的就是全面限制中国对美光伏产品出口,为第一次调查“补刀”。
 
  相关业内人士也认为,对光伏产品出口而言,美国有统一市场,人口密度高,消费能力强,光伏资源好,丢了这个市场相当可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与第一次“双反”有所不同,在首次“双反”调查中,美方对中国的光伏组件征收了约24%至36%的关税,但只适用于使用大陆光伏电池做成的组件。于是,不少制造商就从台湾等地购买光伏电池,以求避税。
 
  而事实上,SolarWorld公司早在2011年“双反”调查中,便曾试图扩大涉案产品范围,却最终遭到了美国商务部的驳回。此后,SolarWorld仍不愿善罢甘休,于2011年“双反”调查后,以产品范围问题为由,将美国商务部上诉至了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如今,SolarWorld终于如愿以偿,再次申请调查,以谋将2011年调查时所没有包括的其他中国光伏产品,全部纳入到“双反”制裁的范围里。
 
  最终,第二次“双反”时,美国商务部设定的调查范围则包含了铸锭、硅片、电池、组件等几乎全部晶硅类光伏产品;制裁产品范围从光伏电池扩大到光伏组件、层压板、面板等;产地范围也从中国大陆扩展到中国台湾地区。如此一来,中国光伏“在第三地(主要为中国台湾)进行深加工、组装,再出口美国,以规避关税”的路,也被彻底封堵了。
 
  英利绿色能源高层表示,如果产品经由台湾绕道的方式被堵死,“中国大陆光伏企业恐怕会失去美国市场。”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孙广彬则表示,此次“双反”调查,最坏可能导致中国大陆光伏企业损失出口额30亿美元以上。
 
  另一方面,使用进口电池板的美国商家对新一轮关税也表示了不满,称额外关税会让美国的太阳能费用更加昂贵,并阻碍其发展。
 
  美国商业和住宅太阳能发电设备制造商AccordPower总裁夏文龙介绍说,第一太阳能设备公司和太阳动力公司是美国最主要的太阳能企业,但它们的产品都无力与中国产品竞争。中国的太阳能板在美国的用途比较多,包括用在比较大的项目上,如太阳能发电厂。即使对中国产品实施“双反”措施,对这两家美国公司也不会产生太多利好。美国的“双反”措施不仅不会对本国产业有太多益处,还会对美国消费者造成伤害。
 
  美国绿色世界资本有限责任公司常务董事戴维·埃尔金接受采访时表示,每次这种贸易争端造成的成本上升都会对市场造成影响,这次可能会对下游行业和消费者造成影响,减少他们对产品的选择。
 
  应对
 
  海外建厂“被迫”提上日程
 
  目前看来,规避美国二次“双反”高额关税对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影响,唯一的出路是到海外建厂。
 
  “赴美办企业符合美国产业政策,能给美国带来就业岗位和税收。”在无锡海润光伏副总裁李红波看来,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有明显优势,如果资金允许,不妨到美国建电站,“在当地采购,既降低成本,还能享受政府补贴。”
 
  常州天合光能媒体总监叶超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能否认,作为中国少数几个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光伏企业全球化布局是迟早的事,海外建厂也是必然之路。但在本次‘双反’调查之前,国内很多企业对海外建厂的积极性都不高,而如今,整个行业有能力的企业几乎都‘被迫’将海外建厂提上了日程。”叶超还透露,目前天合光能已经确立了海外建厂的规划,将在东南亚、北美和印度之间选址,积极开拓日本、东南亚、中东及欧美市场。
 
  浙江万向太阳能科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了海外建厂的必要:“万向唯一的海外分厂—2010年建在美国芝加哥的太阳能工厂,就成为应对此次‘双反’的方案之一”。目前万向在美国的相关业务额,占其全球业务总额的50%至60%。其中,供应美国市场的光伏产品,大约70%来自万向大陆产区。
 
  而海外建厂,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且不说长时间的投资、当地政府扶持政策如何,劳动力成本和产业配套环境就得好好考虑一下。”叶超表示,“企业不能简简单单地‘走出去’,至少需要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