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民间个人“电老板”的影响力 光伏由幼稚走向成熟
本文摘要:2014年2月27日,浙江绍兴柯桥区居民周汉军毅的太阳能光伏电站正式并网,这是绍兴第一家正式投运的居民光伏电站。个人电老板除
2014年2月27日,浙江绍兴柯桥区居民周汉军毅的太阳能
光伏电站正式并网,这是绍兴第一家正式投运的居民
光伏电站。
个人“电老板”
除了个人参与碳交易,还有一个群体,他们在用另一种方式经营着自己的“微”生意——利用自家屋顶或设施自建光伏电站,通过个人电站发电,或自给自足,或拿到市场交易。
任凯,北京市个人光伏发电第一人,近日就分享了他的光伏电站故事。
任凯是北京顺义一座白色别墅的主人。每当夕阳的余晖徐徐落下,结束一天工作的他总是习惯站在落地窗前,呷一口陈年普洱,再回到桌前看电脑软件中当天的发电数据。周围的邻居乐于操弄自家小院里的南瓜藤、喇叭花,他的怡情方式则是用高压水枪冲洗三层高的屋顶太阳能电池板。
几年前的一次跳槽让他与新能源结下不解之缘,并在不惑之年,任凯做了一连串“很酷的事”。2012年10月26日上午,国家电网发布了首个支持分布式光伏并网的文件,对自建电站心仪已久的任凯下午立即向国网提出申请,成为个人自建电站申请第一人。
一番波折之后,任凯在当年12月拿到并网许可,并旋即投入到了自建电站的工作中。从买材料到设计、组装,他都一手操办,最终打造出了一座1.5KW的非晶硅薄膜BIPV加1.5KW的晶硅屋顶电站。
该电站于2013年1月并网发电。由于彼时国家财政局、国税局等部门对光伏补贴的细则迟迟没有出台,发票问题在电网和财税部门之间没有协调一致,任凯通过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不断呼吁,实时晒进程,终于在今年4月成功拿到第一笔卖电收入:近2000元。其中包括2013年累计发电2705度的补贴971元,以及上网卖电2407度的收入956元。
摸索完流程,看到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分布式市场的无限可能后,任凯决定把热爱变成终身事业,毅然放弃外企半导体设备的高薪工作,辞职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分布式系统安装集成公司。
个人卖电到底有没有经济性?根据任凯的设想,以他目前的投入,按照1块钱的上网电价,收回成本需8年。由于光伏仅在白天发电,且大部分都并网了,任凯还得自掏腰包买国家电网的电。一年仅2000元的卖电收入,与任凯担任外企高管时月薪3万相比,当然是相去甚远。
不少千里迢迢赶赴任凯家考察的网友,在了解到个人光伏电站投资回报情况之后,也表现出了望洋兴叹的情绪。
不过,任凯显然志不在此。“我就没指望靠这个挣钱。四万块的投资不大,在可承受范围内,而且主要是想先做个试验,通过实践并网手续,摸索流程,也确认国网对分布式的支持。”任凯坦言。
相比任凯的“小作坊”,家住上海松江别墅的刘沁则摆出了大排场,她家屋顶4块太阳能电池板加上院子里葡萄架上21块光伏组件组成了6KW的分布式个人电站,去年12月26日并网,半年已发电3000余度。
今年3月底,刘沁拿到了松江供电公司的第一笔光伏发电收益616.89元,一季度共发电1223度,其中上网460度。
提起光伏,刘沁温柔的话语中透露出无限坚定。“很多人不了解光伏,看到实例后是会感兴趣的。”通过自己的示范,周围的亲戚朋友在装修时也纷纷效仿,甚至邻居也来咨询。
的确,追求新鲜,热爱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是这些“个人电老板”的共同标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闲钱投资光伏多是赶时髦的别墅用户,用电量大,在阶梯电价模式下用电成本较高,并没有想着靠卖电赚钱,更多是一种生活方式。
专注于分布式光伏集成安装的航禹太阳能执行董事丁文磊介绍,公司目前做的项目中,有约80%是个人用户。前来安装的客户,除了工商业用电户,别墅用户占大头。“对光伏感兴趣,有一定了解,通过算账觉得合适,同时追求清洁低碳的生活方式。”这是他们的共性。
作为一个光伏发烧友,任凯在自己动手捣鼓建成一个电站之后,如今已走上了推广之路。正是这种来自民间的影响力,光伏产业也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