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杂志精选 > 正文
中国光伏再灼“新伤”
发布时间:2013-04-19     来源: 《光伏产业观察》杂志
本文摘要:本刊记者 王梓欧盟委员会宣布,自3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实施进口登记,公告称,根据欧盟有关保护本国产业免受来自于

  本刊记者 王梓 

  欧盟委员会宣布,自3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实施进口登记,公告称,根据欧盟有关保护本国产业免受来自于非欧盟国家的倾销与补贴进口的法规,欧盟将自6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厚度不超过400微米的光电池、晶片、电池板与组件实施自动登记。但电池板少于6块的、可携带的充电装置、薄膜光电产品以及永久性嵌入其他电气产品中的光伏产品并不列入登记范围。这无疑给摇摇欲坠的光伏产业恐再灼一道“新伤”。

  2月2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基于欧盟光伏玻璃协会的申诉,对原产于中国的光伏玻璃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继去年欧盟对华光伏电池及组件展开“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后,又增加的一个新的产品系列。贸易制裁新政叠加,无疑给中国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再加一道“阀门”。

  去年9月6日,欧委会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光伏组件启动反倾销调查。11月8日,欧委会再次发布公告,宣布对从中国光伏企业进口的太阳能硅片、电池、组件启动反补贴调查。至此,欧盟也步美国后尘,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预计在今年5月,将公布“双反”的初裁结果,12月,欧盟委员会将对“双反”作出最终税率裁定。而在此之前,去年11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做出终裁,开始对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最高达249.96%的惩罚性关税。

  作为回应,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日前表示,“中方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希望欧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有关问题”。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也指出,“希望欧洲的政治家、企业家眼光看得更远一点,看到光伏未来的发展,我们应该携手渡过难关,去开拓更大的市场”。

  置身于“四面楚歌”的国际环境,中国光伏业能够做的也只有分出“危机”的轻重缓急,在积极抗辩的同时寻找出路,将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3月8日,天合能源、英利、无锡尚德、晶澳等9家中国光伏企业,在商务部机电商会的率领下,参加在欧洲举行的光伏产业听证会,并对欧盟提出的产业损害问题进行积极抗辩。

   据了解,中国光伏行业仅在2012年就分别遭到了来自美国、欧盟、印度等国家提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和关税惩罚,其中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双反”调查,涉案金额高达210亿欧元,对中国的行业及整体出口造成较大的压力。

  或引发出口大幅下降

  就目前来看,发起于去年9月的中国光伏电池反倾销调查,将于今年6月看到初裁结果,最迟12月左右看到终裁结果。今年3月4日发起的中国光伏玻璃反倾销调查,还需经历大约15个月的调查期。

  相比之下,中国光伏业最为紧迫且棘手的事件,当属欧盟委员会于3月6日启动的中国光伏产品强制进口登记。之所以说“强制进口登记”最为棘手,缘于其可能引发欧洲光伏进口商恐慌性拒绝中国光伏产品。

  此外,“强制进口登记是面对所有光伏产品的,较原先仅针对中国光伏电池、玻璃的范围扩大了。有了强制登记日,欧盟便建立了对进口中国光伏产品的追溯期(强制登记日到终裁日),一旦欧盟于终裁时提出追溯,则中国光伏产品还需补缴追溯期的惩罚税。”一位不愿具名的业界人士向记者表示。

  其实,美国于2012年就曾提出要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追溯。虽然这一措施最终没有实施,但受此影响,在美国对华光伏“双反”还处于调查期时,很多美国进口商便大幅削减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进口。

  “美国进口商担心此时进口的光伏产品,在未来终裁结果公布后,会被要求补缴税款。最后,中国光伏企业承诺担负补缴税款,才打消了美国进口商的顾虑”。一位光伏企业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如今看来,欧盟设立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强制登记日,实质上等于变相宣布了追溯期的确立,这肯定会影响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欧洲”。

  “欧盟最终是否对华采取追溯机制,要等6月份初裁结果公布后才能得知。而若明确采取追溯,执行追溯则要等到12月终裁结果发布后。”樊振华表示。

  贸易保护伤人伤己

  贸易摩擦的增加,对中国相关产品的出口带来了直接的影响。仅半年间,中国被欧盟二度拉进光伏争端的“漩涡”,使还未走出泥潭的国内光伏产业再添“新伤”。

  某企业负责人表示,近期欧洲客户流失比较严重,而此次的调查和进口登记制度又带来了更多未知因素。虽然去年开始的欧盟对华光伏组件的“双反”还未初裁,但出于对裁决结果的悲观预期,公司一半左右的欧洲客户已经撤离,目前只有30%~40%的订单来自欧洲市场。

  广东保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内业务部经理何兆喜表示,此次对光伏玻璃的反倾销将对行业产生较大影响。根据以往的经验,自调查启动之时起,产品对外供货就会基本停止。

  业内人士提醒说,欧盟的接连贸易调查或许不是终点,中国企业要警惕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

  卓创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光伏玻璃出口总额是64400万欧元,其中出口欧盟金额为5400万欧元,占比为8.3%。“虽然欧洲市场占比不是很大,但是,欧盟的反倾销调查也许会引发其他国家的跟风调查,贸易保护主义的范围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广东省太阳能协会常务副会长郑乐朋等专家说。

  在太阳能电池板方面,“受欧洲需求拉动,国内各大光伏厂商在从去年年底到今年2月期间获得了不少订单。本来市场已有所转暖,欧盟委员会却又在此时公布了追溯期,等于又把好苗头扼杀了。”上述光伏企业人士向记者介绍。对此,樊振华也向记者表示,“追溯的预期很有可能影响欧洲进口商从中国进口光伏产品的计划”。

  不过,在中国光伏业“遭殃”的同时,欧盟此举的自食其果似乎也已命中注定。瑞士独立研究机构相关研究报告指出,若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征收60%的关税,在第一年,欧盟光伏行业和其他经济产业就会有超过19万个工作岗位丢失,措施实施三年后,欧盟将丧失24.41万个就业岗位,遭受278亿欧元的经济损失;若征税20%,欧盟也将有11.5万个工作岗位难保。欧盟有关措施会重创自身就业,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甚至使欧盟光伏产业沉沦。

  作为这一结论的佐证,据报道,在欧盟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启动追溯机制的听证会上,支持中国企业的AFASE(欧盟平价太阳能联盟)63家企业成员均出席了会议,AFASE对欧盟强调,对华双反将对欧盟大多数光伏企业的盈利和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包括就业、拖延平价上网实现的步伐、市场萎缩等。  

  加快释放国内市场容量

  在企业出海之路的障碍接连增加之后,稳步增长的国内市场是未来发展的重要阵地。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市场才是企业未来争夺的制高点和主战场。

  卓创资讯能源分析师表示,2013年将是全球紧缩的一年,产品滞销可能成为企业的主流预期,加上国际贸易摩擦的进一步升级,中国的出口环境难以实质性改变,扩大内需是关键。

  郑乐朋等专家建议,尽快全面启动国内光伏市场,并积极拓展新兴国家市场。一方面要继续扶持光伏终端应用,推动上网电价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在交通、建筑等行业加强光伏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支持分布式光伏电站、以光伏为主的多能互补系统和小规模屋顶系统;另一方面要注重拓展巴西、韩国等拉美、中东地区的新兴国家光伏市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