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联11月7日发布前三季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前三季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9.5%,水电发电量在三季度负增长、前三季度设备利用小时同比下降150小时,电煤供应总体宽松,火电发电量在三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前三季度设备利用小时同比降幅收窄至6小时,风电发电量保持高速增长、设备利用小时同比增加至138小时。
中电联预计,全年新增发电装机9100万千瓦左右,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新增4900万千瓦左右,火电新增4000万千瓦左右,核电新增221万千瓦。预计年底全国发电设备容量将达到12.3亿千瓦左右,跃居世界第一,其中火电8.6亿千瓦、核电1461万千瓦、可再生能源3.6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占全国装机比重在30%左右。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4530小时左右、其中火电5000小时左右。
风电设备利用率逐步提高
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介绍,前三季全国跨区送电量18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9%,跨省输出电量57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
“其中,东北外送电量增长66.7%,华中外送电量增长28.6%,西北外送电量减少8.8%。南方电网区域西电东送电量9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三峡电站送出电量675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2.3%。”王志轩说。
与此同时,前三季风电完成投资同比减少3.5%,并网风电新增装机647万千瓦,9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并网风电装机6826万千瓦、同比增长23.6%,发电量同比增长40.6%,利用小时1522小时、同比提高138小时,提高幅度比上半年扩大47小时,风电设备利用率继续提高。
“2012年以来,我国风电设备利用率逐步提高。前三季甘肃酒泉地区风电利用小时数提高了111小时,主要是由于新疆与西北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主体工程提前竣工,输送能力从260万千瓦提高到420万千瓦,在冬季输送大量风电。预计该地区今年的风电利用小时数一定高于去年。”中电联副秘书长欧阳昌裕对本报记者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前三季风电利用小时数提高了203小时,是各区域最高的,除了本地消纳能力增加之外,东北—华北(高岭)直流背靠背扩建工程是扩大东北地区风电消纳范围和能力的关键。”欧阳昌裕进一步说,“前三季增加的风电外送20亿千瓦时,预计全年可增加40亿千瓦时。”
“迎峰度冬时期要高度重视‘三北’地区供热与风电消纳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合理安排热电机组与风电机组运行时间,在风电等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系统调峰容量严重不足地区,应有序发展大型单循环燃气调峰机组。”王志轩说。
“在消纳市场未确定及跨区跨省通道未开工建设前,应适度控制‘三北’地区大规模集中式开发,优先鼓励分散、分布式风电和光伏发电发展。坚持发展目标要与国家财政补贴能力相平衡,实现区域布局及项目与消纳市场、配套电网以及调峰电源相统筹,做到国家与地方规划相统一。”欧阳昌裕说。
西南弃水风险仍在
中电联数据显示,三季度各月水电发电持续负增长,水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下降。截至9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水电装机2.31亿千瓦、同比增长12.4%,规模以上水电厂发电量同比增长4.0%,其中三季度各月同比分别下降6.5%、10.1%和5.7%,前三季度利用小时同比下降150小时。
“中电联原预计今年汛期云南地区单日最大弃水电量将达到700万千瓦时,四川全省弃水总电量将超过100亿千瓦时。现在看来,西南地区弃水情况明显好于预计。”欧阳昌裕对本报记者说,“原因之一是西南今年汛期来水偏枯,澜沧江偏枯40%,金沙江上游偏枯1-4成。”
欧阳昌裕认为,除了现有的送电通道极限运行之外,跨区通道的投产是西南弃水减少的另一重要原因。“‘两渡工程’(云南普洱至广东江门±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和溪洛渡右岸电站送电广东双回±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于近日投运,大大加强西南区域输电能力。另外,云南等地区采用行政措施压缩煤电空间以增加水电发电量,也使其消纳水电能力高于年初。当然,这种行政手段不符合市场规律,无法起到长久效果。”
“如果严格执行南方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西南地区在未来将不会出现大规模弃水。然而,虽然金中直流工程通过核准,但开工建设投运困难重重,在网源不配套的情况下,西南未来几年大规模弃水风险仍然存在。”欧阳昌裕对本报记者说。
对此,中电联建议要按规划及时核准、开工西南水电基地的外送通道工程,加快溪洛渡-浙西以及云南金沙江中游送电广西等跨区通道建设,对弃水严重的省份适当控制风电、太阳能等电源开发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