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美国商务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决定是否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征收进口税的时候,争论的双方就这个问题毫不含糊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美国光伏制造联盟(CASM) 表示:“理想的决定将为美国带来更多就业岗位。”该联盟的成员企业希望阻止廉价进口产品。
美国廉价太阳能联盟(CASE)表示,征收关税意味着“到2014年,美国将失去6万就业岗位”。该联盟代表从低成本电池中获益的进口商、安装厂和生产厂的利益。
在决定对中国电池征收最高255%进口税的一年之后,人们的期望和担忧都没有成为现实。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Solar Energy Industries Association)总裁罗纳莱斯(Rhone Resch)认为,征收关税“对美国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既没有让电池价格飙升,也未能重振国内制造业基地。
与当初美中争端的相似之处和些许差异,对于预测欧盟(EU)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临时关税的效果具有启发意义。
美国设定关税壁垒是因为它面临着与欧洲行业同样的境况:在生产设施上的大笔投资,特别是中国的投资,导致了产能过剩。
2010年以来电池价格已经下降了三分之二,成本相对较高的美国制造商被迫减产或者倒闭,有政府背景的公司加州太阳能电力公司(Solyndra)和盛产太阳能公司(Abound Solar)的命运就是真实写照。
2011年10月,美国商务部收到了德国SolarWorld公司对中国倾销的投诉。SolarWorld公司在俄勒冈州拥有北美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厂。美国商务部对此展开了调查,并于去年5月得出结论:中国制造商在美国市场一直以低价倾销太阳能电池,如果在自由市场状态下生产,则其生产成本将高于中方的售价。
去年10月,商务部敲定征税范围在24%到255%,59家被点名的主要供应商的关税大约为31%。